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风云际会大变局下的家国情 > 第3章 祸起萧墙 (1)

第3章 祸起萧墙 (1)

6

话说秦王李从荣于大殿上直接进言,建议由石敬瑭统兵北上,抵御契丹、吐浑、突厥联合犯境,使得石敬瑭得到机会,能够立足于河东,为未来反唐建晋奠定了基础。

其实,秦王李从厚之所以举荐石敬瑭,由其帅兵征伐契丹、吐浑、突厥联合犯境,并非是出于公心,为国着想,而是出于他阴谋篡夺承继明宗帝位的私心。

那个时候,明帝李嗣源的身体已经不行了,选择由那个王子承继大位已是非常亟待的事情。对承继明帝李嗣源的帝位,原本秦王李从荣有着巨大优势;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明帝似乎并不看重李从荣,有让宋王李从厚即位的意思。这让李从荣内心非常焦虑。李从荣已经盘算好了,假如在不能顺利即位的情况下,就发动兵变,武力夺取明帝李嗣源的帝位。

若星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明帝驸马石敬瑭是最大的障碍。李从荣不能保证驸马都尉石敬瑭站在自己一边。故此,李从荣以契丹犯境为由,举荐石敬瑭统兵抵御契丹,将石敬瑭调离了京师,为自己篡夺明帝帝位,排除了障碍。

对李从荣的这番心思,石敬瑭没有发觉。

石敬瑭之所以没有发觉李从荣的这番心思,是因为他自己也有着割据为王、将来篡夺后唐李氏江山的盘算。这时候,石敬瑭一心想着如何离开京师,到地方上去割据,故此在李从荣举荐自己时,高兴都来不及,哪里去想李从荣肚子里的弯弯绕?!

明帝李嗣源顾得了眼前,顾不了长远。当听到驸马都尉愿意统兵出征,抵御契丹,保卫燕云,自然是高兴;但随即想到身边没有亲信之人,万一宫中发生事变,到那个时候,谁来主持局面?李嗣源对此又忧心忡忡。

过了两日,又有边关奏报入宫,道契丹联军来势凶猛,燕云情况危急。

李嗣源顾不上宫里的事了,紧急安排石敬瑭统兵出京,前往燕云,抵御契丹。

当夜,明宗李嗣源在宫中设宴,为石敬瑭出征北疆送行。

宫中诸王及大臣将领均参加了明宗举办的宴会。

酒过三巡,石敬瑭捧杯在手,出班上奏明宗道:“父皇在上,儿臣虽微小怯懦,但想到边陲大事,岂敢不竭力尽忠?!只是我远离京师,长久见不到父皇,不能侍奉在父皇身边,尽儿臣孝心,心里诚惶诚恐。”

旁侧宋王李从厚见状,禀告李嗣源道:“父皇在上,驸马都尉劳苦功高,乃朝廷重臣,当留守京师,既可尽儿臣之孝道,又可维持京师之安宁,此乃万全之策,”

李嗣源闻奏,心有所动。

另一侧的秦王李从荣见状,急忙出班奏道:“父皇在上,驸马都尉文武双全,统兵有方,腹有良谋,机智过人,忠君为国,实乃抵御契丹兵马的最佳统帅;今若弃驸马都尉而另派他人,臣恐军心不定,断难抵御契丹也。”

明宗李嗣源闻奏,点头说道:“秦王所言极是,还是驸马都尉统兵出征,最为牢靠。”

石敬瑭闻言,假意不舍道:“儿臣实不舍离开父皇。儿臣只想在父皇膝下,尽忠尽孝。”

秦王李从荣闻言,于旁劝慰道:“姐夫莫要过虑,父皇跟前,不是还有我们弟兄呢嘛!”

石敬瑭转眼看了看李从荣,答道:“如此最好,多有劳累。”

说毕,石敬瑭再次拜谢明宗。

宴会虽然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但明宗心里很是忧伤。

近来,明宗李嗣源也常常感到自己身体多有不适,心里甚是惶恐,怕有不测;现见驸马石敬瑭要离京远去,又想起长期以来,石敬瑭跟随自己,出生入死,战功卓越,此番一去,不知何时再见,心里多有留恋,遂泪流满面,泪水嘀嗒着,打湿了衣襟。

左右近臣见状,心里多有疑虑,奇怪明宗何以过度悲伤?

后来事实证明,果然从此以后,明宗与石敬瑭永诀,没能再度相见了。

宴会至晚方休。

第二日大早,石敬瑭接受诏令,在东校场誓师后。

誓师毕,石敬瑭告别朝中诸臣,统兵十万兵马,出京北上,急驰燕云。

见石敬瑭统兵离京,秦王李从荣心里大慰,暗中加紧了篡夺明宗帝位的步伐。

接下来,石敬瑭帅后唐兵马,在北疆燕云,与契丹、吐浑、突厥联军大战数月。

契丹、吐浑、突厥联军虽然凶猛,但粮草储备不足。

石敬瑭考虑到契丹联军远离北方,粮草供应不足,遂与契丹军马打起了持久战,刻意消耗契丹联军的粮草。

契丹军马欲寻石敬瑭主力决战,以期消灭后唐兵马,占领燕云十六州。

石敬瑭声东击西,飘忽不定,令契丹兵马一筹莫展。

瞅了个机会,石敬瑭派兵马烧了契丹的粮草。

契丹联军大为恐慌。

石敬瑭利用机会,组织优势兵马,专检契丹薄弱部攻击。

契丹联军被石敬瑭搅扰得不堪之苦。

契丹联军见一时拿不下燕云,粮草又被石敬瑭焚烧,军心不稳,便撤军退去。

石敬瑭乘势攻击,斩获大量契丹兵马。

契丹联军闻石敬瑭胆颤,狼狈逃窜回了契丹。

石敬瑭整顿军马,向朝廷谎报契丹联军陈兵北疆,随时欲进犯燕云。朝廷诏令石敬瑭驻扎晋阳,随时防范契丹联军进犯。

石敬瑭遂驻扎晋阳,招兵买马,正式充任河东节度使职务。

几个月下来,石敬瑭招收了十万军马,加上朝廷原有兵马,数量达到二十余万众。

石敬瑭由此而掌握了河东这块后唐起源地区的军政大权。

见自己羽毛渐丰,兵强马壮,石敬瑭的野心越来越膨胀,打算长期割据河东,做河东这片土地的土皇帝。为了解除后顾之忧,石敬瑭派兵从京师接来了永宁公主。

对朝中的事情,石敬瑭已经不大关心。

朝中,秦王李从荣加快了篡位步伐,对石敬瑭采取安抚手段,常给石敬瑭补充兵马和粮草,意欲阻扰石敬瑭帅兵返京,以防石敬瑭算了自己的大事。

7

长兴四年的十一月,明宗李嗣源病入膏肓,渐渐不起。

长兴四年十二月,明宗李嗣源驾崩。远在晋阳的石敬瑭闻听到消息,震惊不已,悲痛不止。

明宗驾崩,接下来事情便是该由哪个儿子来承继大位。

明宗李嗣源共有五个亲生儿子,一个养子。

李嗣源的长子李从审,又名李从璟,自小就过继给庄宗李存勖为子,后被元行钦所害。

次子便是李从荣,封秦王,官拜天下兵马大**。

三子李从厚,封宋王。

下面还有两小儿,分别是李从璨、李从益。

养子乃是李从珂,较其他亲子岁数要大点。

从李嗣源几个亲儿子的情况来看,长子过继给庄宗且已早亡;如此一来,排行**的秦王李从荣便成了实际上的长子。

按照封建王朝正常继位规则,承继李嗣源大位的应该是二儿子李从荣。

然而,李从荣性情暴虐,残暴善杀,与朝中诸臣不和。因为不希望由秦王李从荣来承继大位,公众老臣少不了在明宗李嗣源耳边聒噪,李嗣源遂对由李从荣继承帝位产生了怀疑,故此直到驾崩前,也没有确定太子。

在后唐朝廷中,只有官任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康义诚与李从荣交好,常给李从荣透露一些朝中的情况。

相对于李从荣,李从厚自幼深得李嗣源的宠爱,历任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天雄节度使等职,加授中书令,被封为宋王。

从方方面面的迹象来看,似乎李从厚承继大位的概率要比李从荣更大一些。

对李从荣承继大位造成影响的只有李从厚。养子李从珂,尚未长大**的李从璨、李从益,自然不会对李从荣承继大位造成威胁。

长兴四年,李嗣源病重,作为实际长子的李从荣日夜侍奉在李嗣源身边,等候着李嗣源确定自己为皇位继承人;然而,重病中的李嗣源迟迟未确定李从荣的太子地位。

李从荣自感素无人望,担心皇位被传与三弟李从厚,遂密谋夺权,自立称帝。

为此,李从荣先后找枢密使朱弘昭、冯赟及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康义诚商议。

这三人皆当时朝廷中的重臣,也是几个狼狈为奸的奸臣。

李从荣将朱弘昭、冯赟、康义诚三人请到了秦王府,将自己欲武力夺权的想法,全盘告诉了他们。

闻听了李从荣的计谋,朱弘昭、冯赟皆头摇得像巴郎鼓一样,连声说道:“此事万万不可,风险太大。”朱弘昭劝告李从荣道:“秦王在上,非是老臣不拥立秦王承继大位,只是如此行事,过于孟浪,会招致天下反对,事必不成。”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