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一下,他又说:“这话本来不应该说起,只是,官阳,你是我唯一可以说起这件事的人。”
“你看,官阳,”他对我指了指园中的一片春色,“在天下人的眼中,父皇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从来没有慢待过他心中的臣民,这是我的先生说的。”
我坐在了绿意掩映的青石上,他斜斜地靠着。
他忧伤地看着我,这是平日里评价他鲁莽的宫人们的口中所没有描述过的神情。
“不管是皇弟还是皇妹,还是出生与否,其实都是与我无关了的。而且和落云宫上下都没有任何关系。
官阳,我很小的时候,最经常看见的是母妃痴痴地坐在宫中,等候父皇的来临。很多时候父皇不来,她就会心情很差,于是落云宫中的人都不好过。父皇来了,她就眉开眼笑。我那时候多么希望父皇可以日日陪着母妃,那样,我也会很快乐。”
“但是,后来我大些了,知道了我有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也知道了父皇是这样一个风流多情的人。
尽管他让我和母妃都不好过,但是我还是崇拜他,就像他的任何一个孩子一样仰望他的位置。在我的心中,他就是我的方向,我相信,他也是我四位哥哥们的方向,但是,现在我做不到了,官阳,我做不到再将父皇作为我的方向。在我的心里,一位称职的君王,并不是他这样的。”
他说道这里,慢慢地转为了愤怒,说:“今天上课时,先生说起了为君之道。官阳,我忽然觉得讽刺起来,我很想反驳先生,将我们那晚看见的一切公之于众,莫非,这就是历代圣贤们说的为君之道吗?若是那样,我宁愿不学。”
六皇子说出这些话,让我十分震惊。
他不像他的母亲那样圆滑,他的心中有十分分明的正直之道,我暗暗佩服起来,劝道:“今上在这件事的所作所为虽然的确不对,但是今上也不是一位不堪的君主,君上登基二十年,我们国家的人民不是安居乐业吗?我的爹爹镇守边关,现在国家一片太平,也是今上的功劳。”
他赞同地点点头,说:“你说得对,父皇虽然风流,但是我们的百姓的确是安定的,我不应该这样议论自己的父亲。官阳你的爹爹镇守边关,你从小在边关长大,那里是什么样子的?和宫中一样的吗?”
六皇子虽然激愤,但是毕竟年纪小,想通了也就忘了,转头,开始对我感兴趣起来。
我在宫中住了三年,除了太后和婧才人是边城的人,再没有人对我的过往有兴趣,有时候,深夜想爹爹娘亲了,心中也会感到孤寂。
如今六皇子主动问我,我很高兴地告诉了许多他从未听闻的人和事。
初到宫中,受封郡主,其实宫里很多人是不以为然的,这多多少少有因为我毫无皇家的风范,倒更像一个乡野的姑娘。
父亲是戍边将军,不讲究大家闺秀的那一套礼仪,母亲钻研医理,侍候父亲,但是毕竟只是小家出身,我的心中早已经扎根的边城的风和霜。
只是如今这几年在宫中做人质,连双元都说我成熟了许多,内敛得不像一个十岁的孩子,有时候我也惊异于自己的成长,但是,每日面对这个国家最尊贵的女人,也只能打起精神来,于是也就不知不觉间成熟了。
而六皇子的出现,仿佛忽然唤起了我幼时记忆的边城的自由气息,让我对他倍感亲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