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阵惊呼,乡下人家,建屋两样最为重视,一是房梁,二是台阶,就算是茅草屋也要搬一块平整的石头来垫脚,为了建房,花几年做准备材料是常态,尤其是台阶,精挑细选,所以听到刘家的台阶六尺宽,羡慕极了,六尺宽的台阶,门得多大啊,门大房子就大。
“阔气得很,住了几天,每天都请客,…”
有人问到买牛,谢老三忙转话道:“县里牛便宜,到时候大家约着一起去买,我们这次给大家带来了东西,这次我家就不请吃饭了,等我家宁哥儿以后有出息,再请大家吃饭。”
讲到这些,谢老三就反应过来了,宁哥儿还小,自己家还没有到摆阔的时候,可不能多说,还好宁哥儿安排了东西送给族里的人家,谢老三感慨,自己一个大人,还没有自己的小孙子醒事。
谢老三将话题转到了谢宁拜师的那一天,酒席,考问,衣食住行都有好多要说的,可以想象得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们几个人都热热闹闹的了。
在谢老三等人在外面说话的时候,谢宁陪着家里的女性长辈在堂屋,李氏不住的拉着谢宁抚摸,然后说廋了瘦了。
谢宁笑了笑,将自己准备的礼物拿出来给李氏发,李氏打开一看,盒子里面装着四支银簪子还有两个手镯,一打开盒子看得是银的,李氏就想关了藏起来,结果看到旁边三个儿媳妇紧紧的盯着自己的手里,想收起来的手就犹豫了。
一咬牙就说道:“这是宁哥儿带回来的礼物,你们三个一人一支,手镯就我和老大家的有,这是宁哥儿的体贴,您们可要记得他的好。”
说这话的时候李氏心里在滴血,这辈子她都没有银簪子,而族长家大嫂子就有,李氏每次看着她带着出门,都心酸的不得了,结果没等到老头子和儿子给自己买,等到了大孙子的。
谢宁的娘小李氏笑笑不说话,杨氏孙氏连忙保证,并且将谢宁止不住的夸奖,饶是谢宁见多识广,也被两个婶婶夸得害羞起来。
李氏不舍的将东西递给三个儿媳妇,等人出堂屋门之后,拉过谢宁坐在面前,将谢宁带回来的糕点拿出来递给谢宁,然后小声的对着谢宁说:“你小小年纪,奶奶不要你的东西,自己留着读书用钱呢”
谢宁道:“这些都是别人送我的银钱,我特地买的,还有其他的好东西,只是现在的咱家不合用,所以我都留着,以后再说,另外读书的钱留得有的,您放宽心,够的。”
“你要感人家的情啊”(感激的意思)李氏教导道,这是她小市民朴素的思想,别人的好要还的。
谢宁道:“孙子会的,会将师父师母当自己爹娘一样看待,他们对我好,以后我一定会报答的。”
李氏转念道:“你呀!以后有什么好东西要悄悄的给奶奶,你二婶、三婶娘家不是好的,”
她不愿意在孙子面前说儿媳妇不好,之前说了,骂了几次儿媳妇,孙子会劝说她,现在她不当着谢宁的面骂儿媳妇了,就说儿媳妇娘家不好。
谢宁明白自己奶奶这样的小心思,就是舍不得把东西直接分了,苦日子过惯了,舍不得。
谢宁想,自己奶奶会这样,也是因为没有得到太多,自己以后多给她买一些,就不会这样了,心里下定决心,嘴上还是说道:“好好好,以后我就买了悄悄给你,你想给谁就给谁,归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