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国固然是楚国的附庸国,但是疆域并不小,方圆六百余里的疆土,相当于一个郑国……
只是,郧国地广人稀,在国力上远远比不上郑国、卫国这样的中等国家。
而且,作为穿越者的庆忌,可是十分的清楚。
郧国在地图上来看,分明就是后来的商於之地!
商於之地是“商”和“於”两地的合称。
商於之地的淅川曾是尧的儿子丹朱的封地,后有夷族在淅川县西北建立於国。
西周早期,鄀国灭於,据有其地。
约公元前九世纪时鄀分裂为上、下鄀国,上鄀在西峡,下鄀在原地。
鄀国后来成为楚的附庸国。
据说“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就是讲鄀国处在秦楚之间左右摇摆的事。
鄀国在秦楚争夺中消失后,淅川西北部被秦国并入商於之地,其余为楚国丹淅地。
楚、晋(魏)、秦都争夺过商於之地,最后秦国占领了这一地区,并在秦楚边界修筑了武关。
历史上秦孝公将卫鞅分封于此,故称其为“商君”、“商鞅”。
这一地区是秦楚间的交通要道。
堪称是“秦楚咽喉”!
商於之地原属于楚国,秦国故土本为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商於位于秦岭南麓,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后来的张仪欺楚,就是以商於之地的六百里,诈称“六里”,最终引起秦楚大战……
所以说,郧地(商於之地)的重要性,对于吴国是不言而喻的。
一旦秦国崛起,首当其冲的可能不是吴国,只是秦人要是夺取了商於之地,就可以居高临下的进攻吴国的地盘。
吴国必须要防患于未然,将郧地拿下,然后修建一座少习关(武关),以使吴国进退有据,立于不败之地。
“大王。”
范蠡皱着眉头道:“我军若要是兼并郧国,不成问题。”
“只是,这郧地,作为原来秦楚两国之要冲,我军若是攻取郧地,难免秦人生出异心,坏了吴秦之盟……”
这正是范蠡、孙武等大臣的顾虑所在。
吴国与秦国盟好,一旦庆忌发兵攻灭郧国,怕是秦人会坐不住,倍感忌惮。
如果吴秦两国交恶,吴国在西北树了一个强敌,如之奈何?
从地缘政治上来看,吴国和秦国结盟,一起对付晋国,那简直是天然的盟友。
而一旦吴国吞并郧国,秦人就难免会对生出猜疑之心。
猜疑之心一旦产生,就极有可能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二三子,你们看……”
庆忌来到悬挂着一张羊皮地图的屏风边上,指着“郧国”的所在之地,缓声道:“郧地,处于吴秦两国之要冲。”
“以前是秦楚咽喉,而今是吴秦咽喉,不得不防。”
“若秦人孱弱,寡人大可不必忌讳,只是秦人一旦崛起,如之奈何?”
“这样的战略要冲,寡人岂能留给秦人?”
庆忌已经决定改变自己的国策了。
过去,楚人一直都在北上,进军中原,以求争霸天下,所以一直都留着郧地,来作为秦楚两国的一块要冲,军事缓冲地带。
但,庆忌打算困死秦人,先驰得点,岂能留下这样的隐患?
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