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整个中国部队开始惊慌失措,他们从散兵坑爬起来逃散。我从来没有看过,也从来没有预期会看到这种景象。防御阵线周遭的山丘上都是逃跑的中国士兵!空军猛炸、炮兵猛轰、防空机炮怒吼、所有的迫炮、无后座力炮、以及步兵都在开火射击!目标数量远超过我们武器的数量。真是难以相信的一天!就这么解围了。”(ColemanJ。D。,Wonju:TheGettysburgoftheKoreanWar,Brassey,Inc:Dulles,Virginia,2000,page222。)
一篇文章写道:
经过了一个白天的激烈的战斗,天逐渐的黑了下来,中国军队向砥平里的攻击终于开始了!
14日傍晚,志愿军参加围攻砥平里的参战部队都已经到位了。完全包围了这个只有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环形阵地。
黑夜是那么的寂静和安宁,仿佛白天那场激战没有发生过一样。突然在砥平里周围响起了血崩般的喊杀声和凄厉的冲锋号,美军防御部队匆忙发射照明弹照亮了战场。
只见原来平坦的雪地中突然冒出了无数的志愿军战士,潮水般涌向美军的防御阵地。美军在震惊中也很快反应了过来,开始集中坦克和火炮开始拦阻射击,同时轻重机枪和平射的高射机枪在阵地前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
悲壮地步兵冲击开始了,尽管前面地志愿军战士成排地倒在火力拦阻网下,可是后面地战士没有任何迟疑和犹豫地继续冲锋。
尽管美军地坦克,大炮都已经开始用最高射速开火,然而英勇的志愿军还是逐渐在逼近了防御阵地。
在接近午夜的时候,中国军队终于冲进了砥平里环形防御阵地。激战的**开始了,惨烈的白刃战和肉搏战在阵地上到处上演,金属的撞击和碰撞还有劈中人体的声音此起彼伏,还不断伴随着美军和法军士兵凄厉的惨叫。
为了适应黑暗的战场,美军每过5分钟就密集发射一批照明弹。而且美军的夜航飞机也不断前来支援,投掷带降落伞的照明弹可以很长时间悬挂在空中照亮整个战场。
可是这一切还是没有阻止中国军队占领美军第二营G连阵地,而且尽管美军集中预备队和坦克进行了反击都失败了。砥平里的守军中有一个法国营,其成员很多都是原先著名的法国外籍军团的老兵,不但作战经验很丰富,而且作风非常顽强和彪捍。他们在发起对中国军队的反冲锋的时候还猛踢败退下来美军士兵的屁股,大声咒骂和嘲讽他们。
然后即使这么勇猛的法国士兵的连续反冲击都失败了。美军指挥官开始使用最后的预备队来阻挡蜂拥而来的中国军队的士兵。然而防线已经被志愿军突破,环形防线上出现了很大的缺口。
激战中美军最高指挥官手臂都被打中了,眼看这场战斗要分出高下,中国军队胜利在望,然而天色已经亮了。美军防御部队终于熬过了漫长的黑夜恶战,美军的飞机开始凌空猛烈轰炸中国军队阵地,阵地上被炸。
更加严重的是在15日白天,美军第一骑兵师第5团集中一支由23辆坦克和160多名步兵组成的突击队。在轰炸机的空中掩护下,不顾伤亡和损失拼死突击,企图杀进砥平里增援守军。
中国军队尽管全力阻击,可是由于缺少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主要依靠步兵用炸药包和爆破筒突击和数量少的可怜的火箭筒。
最终尽管大量杀伤了美军突击队,可是最后依然有10多辆坦克和60多人进入了砥平里。这给几乎已经绝望的守军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一些曾经参战的美军回忆当年的情景:中国军队高呼万岁,端着明晃晃的刺刀,不惜一死,拼死冲锋。尽管我们的机枪全力开火,枪管都打红了,手臂都打酸了,撂倒了整排的中国士兵,可是后面的中国人继续踏着同伴的尸体进行冲击。完全不把自己的生死当回事。
叶雨蒙《汉江血》提到39军“116师负责打骊州、原州向砥平里增援之敌,却在运动中与美二师在注岩里遭遇受阻”。
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啊。但就是这平淡无奇寥寥数语的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惨状!今天披露的珍贵资料告诉了我们。
这支部队“在开阔地被美军空中观测机发现,美军第二师以原州附近炮兵火力集中轰击这个纵队达四小时之久。这支纵队据美方估计约一万多人,造成伤亡估计数字不一,从3,500人到7,000人都有”。
志愿军部队类似这样的惨景有许许多多,只要留心阅读,在很多书籍里都有记述,被动挨打,伤亡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