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传 > 第五十七章 汉江血痕

第五十七章 汉江血痕

后来,直到许多士兵永远地倒在了**坚硬的冻土上的时候,那几块糖果依旧揣在他们最贴胸的口袋里。

春节过后的几天里,在阻击美军猛烈进攻的时候,中国军队的阵地上时常听见这样呐喊:“同志们!东线部队打了大胜仗啦!敌人的猖狂长不了啦!”

其时,**之所以命令西线的中国第五十军和第三十八军不惜一切代价迟滞美军北进的速度,是因为在战场的东线,一场惊心动魄的反击作战正在策划着。

这就是著名的横城反击战。

惊险,这个词在战场上没有这么一说。那时候,战士们连生死都没有概念了,哪还讲什么惊险不惊险的,再惊险的事,能比得过生死存亡吗!

两军对垒,志愿军打的是信念,坚信战争是正义之战,坚信**的英明领导,而对手打的则是装备,是数千驾战机的空中优势和坦克大炮。

胜败或早有定局,但战况之惨烈和志愿军慷慨赴死的精神,超乎想象。

王顺才几年前与战友合著《汉江血痕》一书,真实再现了殊为惨烈的汉江阻击战……

王顺才把美军描述成“逃跑大王”——他们是雇佣军,要保命回国领美元呢。

对于美军的协调火炮、坦克以及空中支援能力,志愿军战士们很是羡慕,但对美国军队的战斗力,却大大瞧不上:

他们的步兵缺乏战斗力,胆小怕死,不具备进攻和防御的胆略。他们不习惯夜战和白刃战。如果没有炮火支援,就会不知所措。当补给停止时,他们便会完全丧失斗志。

但三次战役过后,敌我双方对彼此的战术已较为熟悉,加之攻占汉城,打过汉江后,志愿军战线拉得过长,后勤补给又供应不及,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1951年1月,第四次战役打响。王顺才所在部队在汉江沿岸阻击敌人。

阻击战一打就是50个昼夜。

当时,战场上气温低达零下30摄氏度,四顾是茫茫冰雪。志愿军缺粮,缺子弹,缺军械供应,不少战士患上了夜盲症。

敌军飞机向汉江阵地俯冲投弹,然后是炮火轰炸,其后就是步兵轮番往上冲。由于前方减员严重,原本在师政治部的王顺才,被补调至连队任指导员。

敌军的飞机和炮火来了,志愿军就低低地伏在壕沟里。炮火一停,端枪和摸到阵前的美军步兵对射。

弹药打光后,志愿军就抱起石头砸。而每一处阵地的失守之前,都会是最后一个肢体不全的战士,拉响手榴弹或是爆破筒,滚向敌人。

作家魏巍曾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一文中写道:这儿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反复地争夺。这儿的战士,嘴唇焦干了,耳朵震聋了,眼睛红了,他们用焦干的嘴唇吞一口炒面,一口雪……

那场阻击战中,王顺才负伤了。一块冒着烟的弹片崩进他的肚皮。王顺才没在意,仍端枪,瞄准射击。

“后来感觉腿上湿漉漉的,低头一看,血流了一地,肠子也流出来了。”王顺才被卫生员拖下阵地。

卫生员把肠子重新塞进他肚子,豁开的伤口很快被缝合了。王顺才还和卫生员打趣说:“你倒是把肠子给我捋顺了啊。”卫生员哈哈笑着说:“它们自己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50个昼夜下来后,部队受命回撤。王顺才连队只剩了30多人,其他人都战死了。撤离时,他们回头望望阵地,都哭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