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山同志对取得白云山战斗的胜利贡献很大。白天指挥战斗,夜间调整部属,准备再战。
白天敌人攻占我阵地,晚上必派部队夺回。和兄弟峰反复争夺了5天。决不轻易丢掉每一个高地。
有时敌人白天攻击,晚上夺回,我们也不让它安宁。张振山同志亲临一线组织小分队夜袭。
1月27日晚,到二营令营长李文率四连夜袭杜陵,令六连连长郭嘉兴率一个排夜袭扰堂洞,两剑齐发,均达到预定的目的,取得令人振奋的战果。
杀伤了敌人,抓了俘虏,缴获了枪支、电台,烧毁了辆,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
第二天,即1月28日,除大炮依然狂轰滥炸外,敌步兵惊魂未定,均无进攻动作。
当三营守卫的白云寺阵地告急的关键时刻,张振山团长亲率一营和营长马玉春带着一连赶往白云寺增援。
白云寺失守白云山将成孤岛。三营在吴教导员指挥下,不顾敌炮火的猛烈阻断,实施阵地反冲击,一举夺回阵地。
团长见此非常高兴,当场表扬三营这仗打得好,小分队在进行反突击的成绩,帮助三营再接再厉。
张振山同志如此顽强的战斗作风,是长期在老部队38军锻炼形成的。
转移到汉江北岸防御,张振山同志不顾疲劳,不畏敌炮火封锁,天天往一线连队跑,侦察地形,督促检查构筑工事,要求部队戒骄戒躁,再立新功。
一天上午,他带着作训股副股长余正觉冒着敌人的炮火去前沿阵地,途中敌一发炮弹正落在他们身边,余正觉同志当场牺牲,张团长腿部受重伤紧急送往后方医院。
战后张振山同志任149师副师长,1952年国庆节,参加了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团,受到了毛**的亲切接见。
1954年张振山同志调离50军。先在沈阳炮校学习,毕业后分配任炮兵预备役师副师长。英雄不减当年本色。
张振山同志的爱人张芳,早年参加解放军,也是志愿军的老战士,真正的贤妻良母。
她给我的信上这样写道十万官兵转业北大荒。1958年全师集体转业到北大荒五一农场,真是名副其实的“北大荒”,一望无际,肥沃的黑土地连着天边,人烟稀少,吃住都成问题。
住的是马架子、地窖子,这都得大家动手搭建,吃的一律大碴子和萝卜条咸菜。
孩子们一端饭碗就掉泪。振山是该营的先行官,他要安排全师的吃住,急的他满嘴是泡。他看太苦了,他提出让我带孩子回铁岭老家住一段再说。
我想算了,大家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受吧。
我抄写到这里,已是泪流满面,太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