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战役中,“联合国军”以85天的时间和7。8万人的伤亡,才攻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用8天时间攻占的地区,足见志愿军防御的坚韧和艰苦。
战役背景
“联合国军”在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第二、第三次战役的打击下,丢失汉城,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由此,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对**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撤是守,又一次展开争论,最后仍坚持不退出**的方针。
为争取时间,恢复攻势,挽回其失败影响,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通过所谓“立即安排停火”的“五步方案”,同时在国内大力扩军备战,在战场上加紧作战准备,从美国本土和其他地区迅速抽调大批老兵补充在朝部队。
1951年1月15日,“联合国军”在水原至利川间采用“磁性战
术”(始终与对方保持接触,以消耗战制约对方的一种战术)进行试探性进攻。当察觉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线兵力不足、物资供应困难时,决心发起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回汉城,将中朝人民军队压回到“三八线”以北。
1月25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M。B。李奇微指挥美军第1、第9、第10军和南**军第1、第3军团共16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计23万余人,由西至东逐步在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这次进攻改变过去分兵冒进作法,采取互相靠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战法,将主力置于西线(南汉江以西),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一部兵力在东线(南汉江以东)实施辅助突击。
志愿军接连取得三次战役的胜利,士气高涨。但由于连续作战,部队十分疲劳,兵员未得补充,物资供应不足。因此,中朝人民军队从1951年1月8日起转入休整,计划于3月发动春季攻势。当“联合国军”发起大规模攻势后,中朝人民军队于1951年1月27日停止休整,转入防御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根据当时部队困难和战争将是长期的情况,经与**人民军商定,采取力争停止敌人前进,稳步打开战局,并从各方面加紧准备,仍作长期艰苦打算的方针。
在打法上,以一部兵力在西线组织防御,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有计划地后退,待“联合国军”一部态势突出、翼侧暴露时,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从翼侧威胁西线敌人主要进攻集团,以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
此时,志愿军第一线部队有6个军21万余人,**人民军有3个军团7万余人。具体部署是: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简称韩集团),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骊州以北68公里地段上组织防御,抗击“联合国军”向汉城方向的进攻;
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第39、第40、第42、第66军(简称邓集团),在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司令官金雄指挥的第2、第3、第5军团(简称金集团)配合下,在东线横城地区寻机实施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