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美军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突出重围
王学东说回忆:
“长津湖的夜晚是属于志愿军的,天一黑,我们就开始反击了。在11月29日晚上,我们172团对陆战队发起了夜袭,夺回了白天失去的一些阵地。”
“但是,我们不能在日出前突破他们山脚下的防线,没有能攻进他们的主阵地。第二天早上,陆战队利用强大的炮火和空中轰炸,又组织反攻,夺回了这些阵地。”
之后的几天,战斗进入了拉锯战的态势,美军战士海洛德·摩尔豪森回忆说:
“战斗似乎每天都在重复着前一天的情况:第二天,我们又是重复一遍:白天进攻,晚上撤退。白天上山,晚上下山。但是,我们的弹药越打越少,志愿军的部队越打越多。”
其实志愿军的情况并不如美军看到的那么乐观。志愿军排长王学东回忆说:
“在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人员伤亡非常大。他所在营的弹药全部用完了。每个战士每天只能得到所需要的一半的食物。”
“而且气温继续下降,降到了零下30摄氏度。因为战斗消耗和冻伤,我们的连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一名美国老兵被志愿军顽强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无法忘怀其中的一个惊人的场景:
“在照明弹下,中国士兵一群一群地从树林里冲出来,他们在树林里不知躲藏了多长时间,树林边有条小河,十多米宽,河水不深,河上的冰已经被我们的炮火炸碎了,河水冒着水汽在缓缓地流淌。”
“中国士兵正在淌水过河,上岸后,他们的两条裤腿很快就被冻住了,他们跑得很慢,因为他们的腿被冻住了不能弯曲。”
“我们的火力很猛,他们的火力很弱,而且没有炮火掩护,枪好像也被冻住了。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
与此同时,志愿军第20军仍然包围着美陆战1师,等待作为预备队的第26军的增援。
一直没参战的第26军的任务,就是在合洼里和第20军一起,消灭美陆战1师。
王学东回忆:
“在以后的日日夜夜,第20军余部对美陆战队穷追不舍。美军在公路上向南逃窜,我们在公路两侧的山头上,对他们进行骚扰袭击。我们在晚上设置路障,延缓他们的撤退。”
“白天,陆战队突破我们的路障,继续难逃。他们只能以每天10到15公里的速度行进。”
12月1日,当第26军在距离合洼里还有80公里的时候,美陆战1师终于突破了志愿军第20军的包围,开始向南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