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传 > 第五十六章 美军三架水门桥

第五十六章 美军三架水门桥

第五十六章美军三架水门桥

在师主力撤退的同时,在真兴里的陆战1团1营向北攻击,务必夺取1081高地,掩护师主力通过后,最后作为后卫随主力撤退。惟一与柳潭里和下碣隅里撤退不同的是,全部40辆坦克都集中在整个纵队的最后,以免出现战斗损毁或故障堵塞公路而影响部队撤退。撤退行动开始时间定为12月8日8时。

一场猛烈的暴风雪来了。惊魂未定的美军官兵在极度的寒冷中听到了一个比呼啸的风雪更令他们恐惧的消息:在继续向海岸撤退的路上,有一个极其险峻的隘口,隘口上惟一可供通过的桥梁已被志愿军炸毁。那座使美军陆战一师无路可绕的桥,叫做水门桥。水门桥位于古土里以南六公里处。长津湖水库底下引水涵洞里的水到这里流入四条巨大的管道内,以很陡的坡度伸向山下的一座水力发电站。在管道和公路相交的地方,是架在管道上的悬空单车道桥梁。远远看去桥挂悬崖之上,桥下是万丈深渊。一旦没有了水门桥,过往车辆无路可绕,只有被堵截于此。

志愿军知道水门桥是阻止美军逃跑的好地方,于是先后两次炸桥。第一次是在12月1日,炸毁之后,美军陆战队工兵以一座木桥修复后通车。志愿军的第二次炸桥是在12月4日,炸毁之后,美国工兵修复了钢制的车撤桥。现在,志愿军第三次将桥炸毁。这一次,炸药对水门桥的破坏大于以往任何一次。

陆战一师的工兵参谋兼第一工兵营营长约翰。帕特里奇建议,最好的办法是把新车辙桥组件空投到古土里,然后把这些组件运到架桥的现场。架桥需要四套MZ型车撤桥组件,但考虑到空投的损失,陆战一师要求了八套。但是,车辙桥组件重达1。l吨,美军空军现有的空投降落伞能否承受如此重量还没有过先例。于是,在韩国的一个空军基地进行了降落伞载重试验性空投,结果钢制的组件在落地时严重弯曲。

空军要求从日本运来更大的降落伞,当夜,一支降落伞维修小组携带着更大的降落伞从日本到达**的美军海军连浦机场,在海军陆战队空投排和美国第一水陆两用牵引车营100多名技术人员的配合下,连夜完成了空投试验和在古土里实施空投的一切准备。

7日21时30分,美国空军八架C-119大型运输机将八套钢制的M2型车撤桥组件空投到了古土里狭窄的环形阵地里,除了一套损坏、一套落到志愿军的阵地外,其他安全收回。

这些组件被立即装上卡车,在重兵的掩护下,向水门桥前进。一路上大雪纷飞,志愿军守桥部队顽强阻击,美军派去占领水门桥的先头部队没有完成任务,卡车被迫返回。第二天,美军派出更大的兵力前去水门桥。可是,当美军到达水门桥山梁时,美军却大吃一惊:中国工兵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炸掉了一截水门桥残存的桥面,MZ车辙桥组件已无法达到断裂面的宽度。

美军工兵们在深谷中发现了一堆旧枕木,于是他们把枕木拖上来,架设临时桥墩。远离本上作战的美军仅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于不断传来的枪炮声中,在北**东北部偏僻山区的一座悬崖上架设起了一座载重50吨、可以通过所有型号的坦克和车辆的钢制桥梁。

志愿军出现了失误:对如此重要的水门桥及其隘口附近只投入了少量兵力,他们认为只要把桥梁炸得看上去根本不可能修复,美军的后路就可以认为是彻底断绝了。美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修复一座钢铁桥梁。志愿军没有认识到美军现代化装备的优越作战能力。

因此,直到美军士兵心惊胆战地通过水门桥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志愿军并没有在这个险要的地方部署重兵,所有的阻击从规模上判断只有营的兵力。除了零星的冷枪之外,整个水门桥地区没有志愿军更大的阻击。

美军后撤大军通过了水门桥,到达水洞村附近,松了一口气,以为已经摆脱了中国志愿军的攻击。正在庆幸,突然在迷茫的大风雪中出现了志愿军,令美军不知所措。志愿军中有的人脚上连鞋都没有,这令美军士兵在零下40℃的气温中看上去简直如一种幻觉。志愿军的手榴弹和步枪子弹立即击毙了美军的卡车司机,卡车燃起大火。在闪动的火光中美军士兵认为到处都是志愿军,于是四处逃窜,战斗序列立即瓦解。

从古土里到真兴里,直线距离仅有11公里,但是都是海拔高度很高的高山峻岭。在陡峭的山麓上,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仅能供一辆车通行的单车道公路,如果控制了公路两侧的高地,尤其是控制了路旁的1081高地,就能以火力轻而易举地封锁整整2公里长呈U形的道路。1081高地是整个撤退的咽喉锁钥。

位于真兴里的陆战1团1营营长唐纳德·施麦克中校在12月1日接到接应师主力后撤的命令后,一看地图就知道了1081高地的价值。所以于2日凌晨就亲自带着机炮连连长、炮兵观测员对1081高地进行了实地侦察。同时美第10军考虑到陆战1团1营若要全力向北攻击接应陆战1师主力,必须派出部队接替真兴里的防御,因此于3日命令第3步兵师派出部队接替真兴里防务。该师立即将第7步兵团、第92野战炮兵营并加强部分工兵、通信兵组成道格支队(又称猛犬特遣队),由副师长艾米斯特·米德准将指挥,于7日黄昏到达真兴里,从而使陆战1团1营能腾出手来全力攻击1081高地。

从真兴里北上接应师主力的陆战1团1营一直都未经激战,建制基本完整,是目前陆战1师战斗力最强的营。12月8日凌晨2时从真兴里出发,直扑1081高地。此时暴风雪正猛,能见度几乎为零,给1营的行军带来极大困难,但是也有效掩护了1营的行动。

1营C连未受到任何阻击便顺利登上1081高地西南3公里处的无名高地,并在高地上迅速部署了迫击炮。罗伯特·巴伦上尉指挥的A连则继续向前推进,A连在仁川登陆中曾**穿插至人民军纵深,为美军迅速夺取永登浦创造了有利条件,是陆战1师中公认的精锐连队。不过尽管是这样的精锐部队在异常恶劣的天气和地形下,从集结位置到攻击出发位置的150米距离也整整花费了几个小时!然后在迫击炮的火力支援下向1081高地西南的891高地发起了攻击,A连兵分三路从三个方向同时攻击,一举突入高地,经过短兵相接的激烈鏖战,终于夺取了891高地,取得了进攻1081高地的跳板。

B连利用A连和C连所取得的良好态势,立即在这两个连的掩护下实施超越攻击,突破了志愿军在公路两侧的阵地。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