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云山阻击战的英雄们(2)
敌军为了争功抢先,天还没亮就大举出动。虽然距离尚远,还听不到什么动静,汽车和坦克的灯光却把天际照得通明。越来越近,灯光像探照灯的光束在夜色中滚动,照得草坡明晃晃的像下了霜,照得松树的针叶亮晶晶的像镀了金。
再过一阵便隐约地传来坦克履带卡卡啦啦响和轰轰隆隆的汽车马达声。天色逐渐放亮,只见城南的公路上扬起灰尘,汽车、坦克一辆紧跟一辆,鱼贯而行。耀武扬威,气势汹汹地闯进了云山县城。转眼之间便占满了大街小巷,狂呼乱叫,还妖声怪气地广播流行歌曲和爵士音乐。搞得整个县城里惊慌恐怖,鸡犬不宁。守在前沿阵地上的3连干部战士看得清清楚楚,磨拳擦掌,准备狠狠地教训这股敌人。
敌人在城里闹腾了一阵,可能是休息,开饭。早上七点钟继续北犯前进了。走在前面的是一个步兵排,既不搜索,也不散开,头戴钢盔,肩扛步枪,四路纵队,齐步前进。根本不像是作战,倒好像似**。更可气的是一辆美式吉普车,竟然超越这个步兵排,大摇大摆地往前开。
为了麻痹敌人,诱其就范。徐锐团长命令3连将其放过,不要理睬。敌人见无动静,便以十几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引导步兵越过九龙江桥,浩浩荡荡地沿公路继续北进。当敌人进入我步兵武器的有效射程,3连干部战士突然一齐开火,正式打响了出国作战第一枪。团属炮兵也集中火力,齐射急袭。在志愿军炮火突然猛烈打击下,韩军坦克晕头转向,调头便跑,后撤到九龙江以南。韩军步兵孤立地暴露在志愿军阵地之前,伤亡惨重,一片混乱。
1、3连勇猛出击,把敌人打乱。又毙伤敌一部,俘敌30余人。残敌退回桥南。被放过去的敌步兵排,被志愿军1连1排大部歼灭。仅剩3个人逃回去报丧;那辆吉普车也被一营营部通信班截获。将车上的军官击毙,还缴获一部步话机。
第一回合急如闪电,转眼之间就结束了。韩军似乎被打懵了,许久没有缓过气儿来,直到八点多钟,才组织两个营的兵力,在飞机、坦克、炮火的支援下,分三路向志愿军1营阵地猛烈攻击,重点方向是3连坚守的间洞南山。这座100多公尺高的山岗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马尾松树,横亘在云山至熙川和云山至温井两条公路的交汇点上,是首当其冲、扼制敌人前进的突击阵地。连长阎吉林挥舞着驳壳枪,沉着地指挥全连顽强抗击敌人的进攻。
韩军人多势众,依仗着飞机、大炮和坦克的威势,像决堤洪水席卷而来。前面的被打倒,后续的部队又蜂拥而上。左翼的进攻被击退,右翼又冲上山峰。志愿军发扬了敢于近战的传统,把敌人放到阵地前沿才开火,主要靠机枪、步枪和手榴弹杀伤敌人。团营的追击炮也向敌人猛烈轰击。激战持续了半个小时,才将敌人击退。
敌人不甘失败,集中坦克和大炮猛烈轰击3连阵地。不到500公尺长的山头上就落了一千余发炮弹,炸得树断石飞,弹坑累累,还调来十几架战斗轰炸机轮番扫射轰炸。美军飞机火力密集、投弹准确,还打火箭、扔汽油弹,战士们形容说:“除了拉屎(投弹),放屁(扫射),还带尿尿的!”这就是国内战争从未见过的投掷凝固汽油弹。扔得满山皆是,烈焰腾腾。
经过飞机、大炮的猛烈轰击,韩军步兵又发起攻击。漫山遍野,集团冲锋。他们以为面对的还是溃退的**人民军部队,难以招架他们的猛烈进攻。狂呼乱叫地爬上山顶,逐渐接近志愿军阵地,突然遭到手榴弹和机枪步枪的轰击扫射,顿时被打得丢盔卸甲,跌跌撞撞,丢下尸体和伤员退下山去。韩军只好又从头开始炮火准备,扫射轰炸。阵地上烟雾弥漫,一片火海。韩军步兵又乘势攻上来。
3连的干部战士们誓与阵地共存亡,突烟冒火,浴血奋战。工事被打平了,跳进弹坑当掩体,继续战斗。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自己也伤亡过半,弹药消耗殆尽了。这时候又有20多个敌人蜂拥而上,扑向3班阵地。发现志愿军子弹已经打光,韩军得意猖狂、步步进逼。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3班长石宝山,抱起班里仅剩的两根爆破筒,拉着了导火索,高呼着:“同志们,坚决守住阵地,为祖国增光!”跳出战壕,扑向敌群。敌人被勇士的行动惊呆了,开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畏畏缩缩地端着枪围拢上来,还以为捉到了一个俘虏。看到石宝山怀抱着的爆破筒正哧哧冒烟,这才惊醒过来,转身想要逃,可是来不及了,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炸得敌人血肉横飞,遗尸毙命。石宝山与敌人同归于尽了!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青春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正气凯歌!
排长刘汉升和一排尚存的18名勇士亲眼看到战友石宝山献身的壮举,亲耳听到他最后发出的守住阵地,为祖国增光的吼声。他们眼含热泪,振臂高呼:“向石宝山同志学习!为三班长报仇!”端起刺刀,举起石头,跃出工事,打退了残余敌人的进攻。
敌人屡攻屡败,并不死心。在又一次发起正面进攻的同时,派出七辆坦克,引导步兵,从间洞沟口迂回到3连的右侧和背后,妄想两面夹攻抢占这块阵地。1营营长宋汉珠当即命令2连组织反坦克小组,打掉敌人坦克,解除对3连的侧后威胁。2连连长郭善(特等功臣、毛奖章获得者)训集中了七根爆破筒和全连的火箭筒组成了反坦克突击队。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和炮火拦阻,冲过200多米的开阔地,占据了公路边上的一座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