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坦克集群指挥官山路秀男少将看着自己的装甲部队, 100多辆坦克乱哄哄地乱成一团。
不远处一辆坦克因为机械故障停下,周边好几辆被挡住去路,然后旁边其他的坦克阵型又受到影响,开始还算严整的队形,已经变得一片混乱。
在稍微简单一点的地形各个坦克部队还可以协同,但到了复杂一点的地区,尤其是山区,各个坦克编队就不知道怎么配合了,有的在进攻,有的在等待,有的开错了方向。
坦克指挥车上无线电也不管用了,焦急的坦克兵用旗语指挥,这真是指挥基本用手,通讯基本靠吼,也不知道在硝烟弥漫和炮声震天的战场上管不管用?
这就是日本装甲部队的现状,日本这个国家,制造坦克的技术是不缺的,但日本在历史上装甲部队表现非常差,一个原因是没有应用的紧迫感。
他的对手中国军队无论是反坦克火力还是反坦克战术都非常薄弱,日本也就没有加大投入到坦克性能的各项研究和改进中,1937年,日本的97式中型坦克在世界上算是性能相对先进的,但到了1940年,日本这些坦克相对于欧美各国来说,已经有些落伍了,到了坦克技术急剧发展的1941年和1942年,日本坦克的各项性能已经全面处于下风。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日本一直没有找到应用坦克的正确方法,一款武器无论多么先进,不合理使用也是发挥不了威力的。
坦克是一种昂贵的消耗品,说他昂贵,坦克平时的训练,使用的武器和车体各个设备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一辆坦克背后,还需要10辆左右的牵引车、运输车、维修车等其他辅助设施;说他是消耗品,那就是不要小家子气,看准了就全部拿出去。
但坦克是一种决战力量,作为相对较穷的工业国,中国和日本的坦克只能集中使用,而且是集中使用在决定性战场上,这就必须要做出牺牲,平时不要用来支援步兵。
坦克是用来突破的,而不是用来消灭敌人的,更不是用来占领阵地的,所以在进攻对手的阵地过程中,占领阵地和消灭对手应该由坦克配属的步兵完成,这就要求装甲部队必须配属大量的步兵和炮兵,坦克只应当作为突破的利刃来使用。
长期以来,日本的坦克都是配属步兵使用,坦克仅仅是一种作战的辅助力量,日本没有独立的装甲师,也没有为坦克配属专职的步兵、炮兵、工兵、运输部队等专业的辅助力量。
不仅是日本,英国、法国包括美国和苏联对装甲部队都是这种使用方式,这些国家都有个共同特点,是一战的战胜国,对于战胜的一方来说,往往有不愿意改变的想法,反而是一战中失败的德国在大彻大悟后,引导了装甲部队改革的潮流。
很多时候,当胜利的传统变成保守的时候,失败也就为时不远了,反之,失败的一方如果能吸取教训,也会转向成功。
不过在今天,小日本还是集中使用了坦克,现在这个时空,有了国军装甲部队的“教育”,日本人也在改变。
就在日本准备运用大规模装甲攻势的同时,对面的中国军队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许鸣将各个部队的反坦克火力集中到赤松山一线,准备迎战日军装甲集团。
“副司令,这样就可以挡住鬼子的坦克集群?”
“抚民,试试看吧,小鬼子是不大会使用坦克的,他们的坦克连无线电都没有配置,根本行不成有效的协同配合。”
许鸣尽管嘴上在安慰,但心里也在打鼓,日本人不大会使用坦克,但经过许鸣去年的榜样,难免对手会有学有样,而中国军队,反坦克能力是相当薄弱的。
刚刚他从前线得到消息,各个战场日军的坦克消失了,敌人的坦克不在配属步兵去进攻,很有可能,对手使用坦克集群。
一旦日军使用上百辆的坦克集群,步兵阵地很难挡住。
历史上库尔斯克会战,苏联为了挡住德国装甲集群,用数十万颗地雷和无数反坦克壕沟、反坦克炮构筑了纵深阵地,但就是这样,苏联还是付出了德军数倍的损失,德军最后撤退的原因,是意呆利投降,德国人只能从东线抽调部队去堵那里的漏洞,从而拒绝了曼施坦因继续作战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