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好生一枪拨开鬼子的刺刀,然后自上而下,狠狠一脚踹在那个鬼子的胸口,日本兵登时口鼻喷血,错位之际,张好生不待他有喘息之机,反身一枪托砸在那个鬼子的后脑勺上,“砰”的一声脆响,红白色的脑【浆】喷射而出。
日军的拼刺技术强于国军,但守军的人数优势实在太大,往往四五个中国士兵围攻一两个日军,有的配备了手枪的国军还近距离对鬼子进行射击。
日军的增援部队被国军重机枪封锁了前进线路,这个一个小队登时处于孤立态势,不到一刻钟,日军丢下了20多具尸体后,落荒而逃。
第一次进攻的失败并没有浇灭上野大队长的作战决心,得知山炮部队就位后,他做了个手势,整整一个中队的日军立刻离开前进阵地,第二次进攻立刻开始!
双方的步枪兵隐藏在山石后面,各自寻找目标开始射击,轻机枪则开始点射对手,重机枪部队喷出一道道火舌,压制地对方的火力,迫击炮的榴弹更是不断落下,与上次的战斗相比,这次的规模更大,战斗也更为血腥,短短的数分钟内,双方都产生了大量的伤亡。
僵持之际,日军攻击部队右侧的山炮开始射击,1000米的距离,山炮的炮弹准确地落在守军的头上,短时间内,一架重机枪立刻被摧毁,另外一架重机眼看不好,也藏了起来,不再开火。
上野看日军的火力取得了优势,他决定再次加大攻击强度,军刀一指,另外一个中队在侧翼发起了攻击。同时,工兵中队也跟随在步兵后面,与步兵一起,协同发起进攻。
***************
鹿鸣山的右侧,也是一片山峰,不过这些山岭地势稍低,双方都没有出动兵力进行占据, 10月17日的下午,这里的山上,悄悄出现了数十个士兵。
这些士兵穿着暗灰色的单军装,头戴M35钢盔,身上缠绕着布弹带,每个士兵,胸前挂着两颗手榴弹,士兵的左上臂,有一个秋海棠叶的图案,上面写着大大的“五”字,这些正是中国唯一的机械化部队,中国陆军第五军,攀登在山岭里的一个领头的军官,是606团2营营长韦瑞陶。
西北边的鹿鸣山传来阵阵炮声,韦瑞陶听出这是日军的四一年式火炮,他的心开始揪紧,自己的部队已经处于被压制的态势,能否改变局面,取决于自己是否能突袭成功。
翻过这个山岭,韦瑞陶一行人重新换上新鲜的草叶伪装,然后悄悄向鬼子的山炮阵地摸去。日军的山炮阵地位于山脚下,离中国军队仅有1000米左右,因为日军拥有空中优势,国军的重炮难以有效地支援步兵,使得日军的炮兵部队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攻击。
韦瑞陶赌的就是日军在炮兵的后面不设防,果然,没有受到任何阻碍,数十个国军将士逐渐接近了这个炮兵阵地。
一门、两门、三门、四门,四门日军的山炮排成一个直线,对准中国军队的阵地进行猛烈地射击,韦瑞陶的耳边,不断地传来炮弹出膛时撕裂空气的声响,以及弹壳落地时溅落的叮当声。
火炮的旁边,日本兵没有戴着钢盔,一个个顶着战斗小帽,身上也没有穿棕黄色的九八式军服,只穿着白布衬衣,鬼子的弹药手,把袖子撸到胳膊肘,卖力地搬运炮弹。
炮兵前面,观测兵大声地报告各种观测数据,对日军火炮的射击参数进行即时调整,一个日军的指挥官,穿戴整齐,舞着军刀,嘴里唧唧哇哇地叫着,指挥着日军在射击。
看得出,这些鬼子的炮兵忙得很,连山炮兵的中队长也停了下来,拿出一个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韦瑞陶做了几个手势,五十多个国军将士展开了队形,向日军炮兵阵地实施了包抄,有的士兵将手榴弹的盖子拧开,拉开导火索,随时准备攻击。
鬼子的中队长把汗擦完,摆出一个潇洒的造型,军刀也指向了前方。下午的阳光十分灿烂,照在这个祖传的宝刀刀身上,反射出一缕雪亮的光芒。
中队长非常满意,突然,他在刀身上看到了震惊的景象,无数中国士兵在他的后边,端着明晃晃的刺刀,离他的炮兵部队已经不到50米!
中队长转过头,睁大着双眼,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