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鸿的胞弟,名复字仲章,28岁,当然也还是吴祎的表哥。余复在粤军第66军160师478旅956团1营二连任上尉连长。这支部队军服着装与88师差别不大,暂时并没有配给头盔,士兵们去哪都喜欢在背后背着斗笠。武器也没那么多花样,除了重机枪,毛瑟手枪,基本就只有步枪。粤军财政主要依靠商税,但即使这样,同样连队里与吴祎同级的下士班长钟汉群,偶尔也是几个月才领到一次军饷,大概只有每月10元钱。
其他非嫡系地方部队就更差了,士兵们普遍吃不饱饭,军饷也是几乎都不发。普通士兵5至10元不等,用的武器装备也是别人淘汰下来的。
在千里之外的广东地区,政府欲开辟粤赣公路干线,与粤汉铁路东西相距二百里并排北上,以便战时铁路被炸,不会影响战略物资的运输。从江西南下至翁源早已通车,还有翁源经新丰至从化良口连绵五百里山地尚未施工。
陆军160师奉命负责开辟这500里高山工程,478旅负责翁源段,余复所在956团于二月中从石滩开赴英德青塘松树下暂住。
广东部队改编为国军仅半年左右,160师师长是军长亲自兼任,副师长华振中,旅长是邓志才,团长喻英奇,营长梁佐勋。这些人大多数是在十九路军中参加过“一?二八抗战”,两年之后因十九路军被取消了番号,才回到了家乡的部队。
在青塘暂住几天后,全团开入海拔一千余米的金竹围村,此地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距离最近的墟市也有四五十里地,士兵们上山砍伐毛竹数千条搭盖起一座华丽的营房以居住。
平日里几乎吃不到肉食,只能在团部设的小卖部购买生活用品,偶尔有村里人宰猪,才能打打牙祭。
每日的任务,是出营到各组负责开筑路段,用铁镐、铁铲等工具,一丁点一丁点的挖宽路面,填平,再把多余的泥土担走。官兵们的皮肤个个都晒得乌黑开裂,再加上吃不饱饭,营养不良,只能用瘦骨嶙峋来形容。
幸好,到了初夏,每到傍晚时,深山中的石蛤就从洞穴里爬出来或者到溪流里去觅食。余连长的传令兵蔡学忠为了给长官们改善伙食,隔三差五在夜晚叫上钟汉群等士兵入山捕捉。
石蛤营养丰富,身较长,皮肤黑褐色,只需一人用手电筒光亮照住它,另一人迅速用手捉住,再捆起来,实在是容易得很。因为它受到强烈光线照射时候,基本上就只会呆在原地一动不动了。
士兵们往往收获颇丰,虽晚晚捕捉,石蛤仍到处都是。石蛤的肉质鲜美可口,用来生炒或者煲粥。
六月底,二连的筑路任务差不多算完成了,如此一来小汽车基本上能一路通行开到金竹围村的营地。
余复向团里请了探亲假,带上蔡学忠、连队文书张云超,三人一起到了就在驻地隔壁的县,那是余复与余鸿的老家,其在县城政府任职的父亲也在收到信后赶了回来跟家人团聚。
全家自然是非常欢喜,自打参军后,兄嫂弟妹就很少再相见。说起来,大嫂与余鸿更是间隔几年都没见过面了,他们有一对年幼儿女,留在家中由大嫂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