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旧日音乐家 >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次小小的致敬(5200)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次小小的致敬(5200)

普罗科菲耶夫这部被前世被评价为“吃力且讨好的钢协”,所展现出的每一个难度、每一处技巧,都将以瞠目结舌的音响效果回报钢琴家和听众。</p>

终章尾奏,密不透风的双手八度如惊涛骇浪呼啸而来,“李”所爆发出的惊人力量快要震断琴弦,色彩浓艳刺激的音响效果,在整个交响大厅的空间内剧烈震荡。</p>

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的听众,此时长出一口气,额头的青筋和小腿肚子的肌肉仍在不住颤抖,手心背心的汗渍开始传来凉意。</p>

这无疑是场“大尺度”的演出。</p>

但范宁所放出的时机,所制造的铺垫,让一切条件都已成熟。</p>

思想开放的进步人士在享受感官的冲击,而少部分平日热衷于鸡蛋里挑骨头的作曲家或评论家,也难以质疑范宁的创作水平。</p>

说他因为不会走“正道”,所以选择博人眼球、离经叛道的方式?</p>

开玩笑!去听听前面他写的中古复调音乐、本格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p>

就连最保守的那些乐评人,此时都不禁觉得:这种曲目安排肯定有他的道理,这首钢协肯定是有什么我没听懂的地方?</p>

而且三首钢协,范宁的选择思路和递进顺序是——</p>

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p>

它们的语汇逐渐激烈,但音乐的内核、素材的选取、展现出的精神,仍然具有一脉相承的斯拉夫民族性!</p>

本格主义的遗风拥护者、学院派的浪漫主义者、现实主义和民族主义者、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者,无论是追求感官与光影的刺激,还是期待理性与均衡的教导...</p>

每个人都能在这十场演出的作品里找到让自己满足的地方!</p>

在听众们这样或震撼、或期待、或各有所思的预热状态下,最后一首被这位伟大作曲家称为“声援印象主义”的管弦乐组曲《大海》,终于如期到来了。</p>

范宁再度信步登上指挥台。</p>

交响乐团背后的舞台墙体上,一宽幅布面油画在绳索的牵扯中,开始缓缓上升。</p>

印象主义画家克劳维德《海景·渐变》。</p>

在大厅咳嗽声逐渐归于消失的十多秒里,听众低头看向了曲目单,上面写有范宁对《大海》组曲第一首的标题指示:</p>

《在海上,从黎明到中午》</p>

于是他们先将注意力投向了横幅油画的最左边,那里的海洋黑蓝而深沉,天空是从灰到紫再到青色的渐变,夜幕有即将被缓缓揭开之象,极少而引人夺目的光辉在海平面跳跃...</p>

乐曲起始,范宁向弦乐组给出力度微弱但拍点明确的指示。</p>

“嗡——”</p>

弦乐由低到高、由弱到强,与定音鼓敲出的海波滚动声交汇,形成微弱的序奏音响。</p>

“叮冬~”“叮冬~”“叮冬~”</p>

两架竖琴以清脆而恬澹的伴奏渐渐与之相融。</p>

弦乐组奏出不安的震音,木管组出现朦胧而不谐的和弦,于是海空分界线的模湖质感被勾勒,黎明前的海水开始轻轻地拍打岸边。</p>

夜幕缓慢地揭开,光亮映照在海面上。</p>

曙光划破黑暗,雾霭渐渐褪去,天空由紫色变为青色,逐渐地染上了光辉的前色。</p>

“一望无际、深沉浩渺、咸风清冷…是海,我看到大海了!”</p>

“我确信我不在交响大厅!”</p>

几十秒的时间,已有相当部分灵感较高听众,从“听演出”一事上抽离出来了!</p>

双黄管和英国管交替奏出极其微弱的主体旋律,象征大海开始苏醒。</p>

同时小提琴以增二度音程下行对位,隐喻海面上的薄雾被金色的阳光彻底驱赶开来。</p>

大海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这是它仍是祥和的,但蕴藏着无限的变化和深沉的能量。</p>

木管组以委婉动听的音调再次变奏主题时,弦乐组伴奏轻柔而空灵,好似伴随歌声送去习习凉风,使人心旷神怡。</p>

越来越多的人,被极强的身临其境感所占据心神。</p>

“什么情况,这是什么声部划分方式?不对,不对,我竟然有点听不出来了,太复杂了,这到底是什么结构?不看谱面真的分不出来…”</p>

“为什么两个不同节奏的声部可以同时演奏?节奏还可以和音符一样对位的吗?他这是怎么写出来的?”</p>

乐迷们沉浸在音乐中不能自拔,而内行看门道,那些“发现不对劲”的专业人士,尤其是作曲家和指挥家们,逐渐瞠目结舌了起来。</p>

舞台上的16把大提琴,竟然在以四个不同的声部分奏!而且首席位置上的罗尹小姐,将范宁的指令传递地非常到位!</p>

这算复调?这应该算复调吧?但哪有这么“微”的复调?一个声部还能再拆成四个?出来的音响色彩简直是史无前例的奇特,就像包裹着神秘物质的缠绵薄纱!</p>

这他妈是什么玩法?</p>

“可能,可能这就是复调大神的新思维吧…”主编唐·耶图斯感觉自己的认知正在三番五次地被重新构建。</p>

而更让几位着名作曲家惊掉下巴的,是在范宁的指挥棒下,有一处木管与铜管组以6/4拍演奏,而打击乐与弦乐组以4/4拍演奏!</p>

两种拍子,同时合奏!</p>

小节完全对应!</p>

如果还不算绝奇,后面他们又听到,在某处6/8拍的进行中,竟然突然插入了一小节的9/8拍,然后又回到原样,完全打破了乐曲稳定的节拍律动。</p>

再一处,先是12/8节拍进行,突然圆号与长笛演奏的主题变换为4/4拍,乐队全体又马上变为6/8拍,最后铜管、打击乐与中音双黄管4/4拍再回去,可是弦乐又成了12/8拍…</p>

听众只觉得大海的律动听起来好奇妙,可这些音乐专业人士,此刻满脸都写着“发生了什么?”。</p>

</p>

这他妈的又是些什么玩法?</p>

就连那两三位来观演的大师都张大了嘴巴。</p>

“大海好像是这样无常的,但凡是真实的大海,就不可能和古典油画中一样规整地律动…可是,这节奏到底怎么回事?它的谱面到底长什么样?到底是我听错了还是?…这该怎么指挥乐队去演啊?”</p>

“归根到底是我见识少了?”</p>

皇家音院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阿多尼斯,此刻正在怀疑人生,他认为自己有可能是个土鳖,尽管这听起来似无稽之谈…</p>

实际上在前世就对《大海》作过分析的范宁知道,前者那种复节奏的对位,在现代指挥法中是借助“赫米奥拉原理”实现的。</p>

它的萌芽形态在巴赫时期的舞曲作品中就有过探索,只要找到拍点提示的公约数,配合特别的科学手法,加上一支足够专业的乐队就可以实现。</p>

而后者节奏转换的指挥法,也是通过时值与比例关系的过渡提示实现的,可以看成转调手法中的共同和弦,不然光靠灵感去协调演示,恐怕有点费劲。</p>

范宁心中十分了然,印象主义的音乐语言与结构更加模湖与抽象,节奏听感的游移性较强,但演绎时并不能因此而显得暧昧模湖。</p>

因为这种效果全是音乐家故意精心设计出来的!一个拍点不对就会完蛋。</p>

正所谓“听众可以因律动恍忽,你不可以”。</p>

他在上德彪西作品的钢琴课时,教授就极其严肃地强调过,“德彪西的节奏思路比古典主义还要严格,你把他谱面上指示的节奏全部精确做出,印象主义的律动就出来了。”那首自己曾认为弹得“飘逸出尘”的《月光》,被老教授批得一无是处,全部推倒重来。</p>

尤其现在自己是指挥,动作游移是对乐手不负责任的行为,更应该目的明确、语意清晰。</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