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让子弹飞 > 第八十一节 海盗英雄

第八十一节 海盗英雄

对啊!老子三天就喝了一碗鱼汤一碗稀粥,不说吃老子都忘记了,一说接风宴老子饿的虚汗都要出来了,什么宴席不宴席,赶快弄点东西让我们这些兄弟把肚子填饱是正事!

(二)

比试枪法的时候已经是11月29号了,常熟、苏州两城的外围阵地与日军全面交火,苏嘉线和吴福线的东方马其诺方面阻击战斗全面打响。

十八天的时间无比宝贵,70个师已经有九成进入阵地,还有六七个师也已经撤到常州方向休整,各个防线之间的交通壕也开始挖掘,大批的弹药、粮食、衣物、药品源源不断地运输动前线。

虽然是时间上比历史上稍有宽裕,虽然日军进攻遭遇我军顽强阻击,但是大方向并没有太大不同,11月24日,九国公约草草收场,蒋介石得到的唯一一个强心剂是斯大林的公开表态,斯大林在莫斯科会见中国军事代表团,发表讲话,称中国抗战值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苏联将考虑出兵,绝不坐视!

1937年11月29日,被中国报纸称为“斯大林之鹰”的苏联空军志愿飞行队第一批飞机和飞行员到达中国武汉,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战斗机队长哈曼诺夫,以及马尔琴科夫、斯柯尔尼亚科夫、马特维耶夫、斯古里耶等苏联空军飞行员抵达,苏联承诺将在半年之内陆续向中国提供战斗机330架、轰炸机150架,以及为中国军队提供20个师的重型武器装备,预计运送到中国的时间最迟不晚于1938年的6月份。

20个师的重型武器装备,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苏联将向中国提供重型火炮80门、野战山炮160门、专门用以打击优势性日军坦克装甲车辆的反坦克火炮80门,以及重机枪300挺、轻机枪600挺等,苏联承诺,所有这些援助的火炮和机枪都附带充足的炮弹和子弹。

其中除航空志愿队人员外,还包括数百名军事顾问和其他军事服务人员,顾问团成员包括朱可夫将军和崔可夫将军,将陆续有大约5000名苏联人员先后来到战后纷飞的中国抗日战场上!(包括斯大林的讲话内容,以上人名、武器装备的数字均为历史事实。)

在凇沪战局开始的时候,南京是被作为“要放弃的城市”,最多做一些象征性的抵抗。最早对南京保卫战提出异议的是李宗仁。他明确表示反对固守南京,他从军事角度列举了许多“南京不可守”的观点,他主张把南京设为不设防城市。作为蒋介石嫡系黄埔系将领也出现了意见的分歧,多数转而支持李宗仁。曾做过国民党军的训练总监,有“小诸葛”之称的桂系名将白崇禧也持相同意见。

李宗仁、白崇禧作为一个方面军的将领,他们可以从纯军事角度考虑问题,然而,蒋介石不行。他是当时中国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的首领,除了军事,他还要考虑的是全局和政治影响。南京是中国那时候的首都,如果首都不放一枪抢先逃跑的话,那么中国抗战的军心、民意应该作何解读呢?作为国民党来说,创始人孙中山的陵寝还在南京,**纪念周上的慷慨陈词还言犹在耳,怎么能就此撒手不管呢?还有,当时蒋介石还寄希望于外交翰旋解决问题,中国不拿出抗战的决定和举动来,特别是首都的保卫,怎么能让外人相信你中国是始终要抗战的呢?

在日军把进攻的矛头对准南京时,尤其是得到斯大林的援助表态的时候,蒋介石放弃南京的想法开始松动。这不止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城市,也是象征他政治统治的国都。

就在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反对蒋介石“军事保卫首都”的设想之时,支持蒋介石的只有两个人,一个就是彭小文的父亲彭孟镇,另一个却是唐生智。

彭孟镇一直都是主张保卫南京的,这个并不奇怪,但是唐生智支持蒋介石的表态,却让人觉得十分的罕见。

唐生智本是湖南军阀,在过去曾两次参加倒蒋运动。到1937年,在国民政府中已仅仅是一个坐冷板凳的名誉官员,可就在众人都认为应当放弃南京时,这位与蒋介石素有积怨的将领却表态说:“誓与南京共存亡”,他还明确告诉蒋介石:“没有你的命令,我决不会下令撤退。”

很多人都认为,唐生智的主动请战,可能是出于一种企图恢复军权的功名心。但大敌当前,他的一番慷慨激昂,使其他将领都失去了反驳的勇气。蒋介石当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城防总司令,彭孟镇为南京城防副总司令,负责规划和部署南京保卫战。

(三)

南京保卫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南京外围保卫战,第二个阶段是南京城防保卫战。

南京外围保卫战的第一个方向和依托,就是东方马其诺防线,苏嘉线、吴福线、锡澄线本来就是以南京为核心修建的,作为南京保卫战的三条外围防线,主要的作用是依托永久性攻势大量杀伤日军。

南京外围保卫战的第二个方向和依仗,是长江上的江阴要塞,是阻挡日本海军的重要保障,江阴要塞与陆地的东方马其诺的锡澄线,将是东方马其诺的最后一道屏障。

随着东方马其诺最南段的乍嘉线崩溃,更由于日军接连攻克杭州、湖州之后,常州到石庄阵地已经从后方防线,变成了最有可能先接触到日军的一条防线,这个方向上的防御一直扩大到了溧水和句容,在南京外围保卫战的这个方向,部署了第88师孙元良和第87师王敬久部、广东的叶肇第66军、第88军邓龙光部。

从上海撤下来的第74军,从武汉第二线军团中调上来的第10军,投入到广德、宣城、芜湖、马鞍山的层层防御之中。

四个方向,将近200多公里的纵深,60多个师将近50万人在四个方向防御外围阵地,还有驻防南京的教导总队桂永清部六个步兵团、两个宪兵团以及炮兵团、通信部队、防空部队以及各路预备师11万人加固南京的环形阵地,和历史上日军30万人包围南京10多万国军相比,现在后续日军加起来大约有40多万,先要打穿外围防线,然后再打南京的环形阵地,对于日军来说,难度要大很多。

(四)

对于彭小文来说,对现在南京的外围还是城防环形阵地,这些防御和部署都不是他担心的,他已经拼尽全力为上海守军撤退争取了时间,避免了一场大溃退的发生,可是南京保卫战,他又该怎么样去避免另一场大溃退呢?

历史上的南京保卫战城防作战,是从12月1号开始,12月9号日军发动总攻,虽然中国守军伤亡惨重,但巷战尚未开始。真要是下定决心死守,日军想要拿下南京,必须承受更重大的伤亡。但是在12月12日,一道撤退命令,让原本秩序井然的守军突然陷入崩溃。

撤退的命令是蒋介石下达给唐生智的,为避免南京守军全军覆没,蒋介石于12月11晚亲自致电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按照军事常识,身为战场最高指挥官的唐生智,除了将撤退的命令传达给部队,还要制定撤退计划,安排部队交替掩护撤出南京。

但当时的唐生智只是将命令告诉一些高级将领,让各部队各自突围,他自己则在12月12日晚带头过江。唐生智的出逃,引起了南京守军的哗然。本来,全体将士都准备战死到最后一个人,可是总指挥却在最关键时刻首先背信逃走,还有谁愿意继续拼命抵抗?守城的信念彻底崩塌,完全失去了组织,官兵们开始各自设法逃命,一场原本惨烈的国都保卫战成了大溃败。

绝大多数部队都往下关跑,因为军长师长们都知道,那儿有他们偷偷保留的船,部下听说长官往下关去了,自然也就跟过去了。就这样,几万国军、无数民众便涌向了下关。可是,挹江门的第36师却不放军队通过,因为按计划,从下关撤退的只是长官部和第36师。于是发生枪战,部队混作一团。北岸的胡宗南部竟然也不知道撤退计划,他们奉命向江中的船只射击,直到唐生智到了对岸,方才知道撤退已经开始,殊不知已经误杀了很多人。

守军陷入混乱,日军得以顺利地进城,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就此上演。

混乱是由于一面旗帜的倒下,假如唐生智遵照承诺宁死不撤出南京,假如唐生智命令部队梯次掩护自己亲自断后,假如,而且历史是没有假如的!

对于凇沪会战,重点中的重点是金山卫登陆,以及金山卫迅速崩溃之后演变成的大溃退,对于南京保卫战,重中之重就是蒋介石的那一纸撤退命令,现在各个防线绝对不会如此快的崩溃,历史上12月1号日军已经打到南京城下,现在日军距离南京还有遥远的距离,现在的当务之急,和凇沪会战一样,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制止兵败如山倒的大溃退!

(五)

“大英雄,怎么发起呆来了?想什么呢?”彭小文抬眼望来,看到翠翠姑娘端着酒站在桌子前面,后面跟着三当家李阿毛和大当家龙嫂。

彭小文连忙站了起来,向他们表示抱歉,彭虎看到人家大当家三当家都过来了,似乎有什么大事要找彭小文商量,彭虎示意战士们端起酒表示谢意,然后大家换个桌子,让他们在这里谈点事情。

黑旗帮的海盗,和那个小说《女海盗秦寡妇》里的海盗的帮规和军规出奇地相似,不得作乱百姓,不得烧杀**,算是一支组织性纪律性很强的海盗,对于龙嫂的命令无不严格服从,别说抗命,就是怠慢都会受到严酷的惩处,说起来比彭小文带的这些乌合之众纪律性还要强,不过这些都是帮会纪律,真正的战场纪律,实在不知道又会如何。

黑旗军那是抗击法国的部队,而且龙嫂的丈夫翠翠的父亲,以前的大当家,那就是在抗击日本鬼子的战斗中死去的,因此黑旗帮的海盗,还是一支对抗战士兵有着好感的海盗,虽说兵与贼是天敌,但是对于彭小文和彭虎来说,他们对黑旗帮更多的不是憎恨而是好感,而且从行为上,黑旗帮打击的大多是富商的船队,彭小文在苏州嘉兴和金山卫干的事情,几乎是大同小异。

黑旗帮的海盗们忙不迭地把彭虎他们抓到自己的桌子上去,一边敬酒一边向他们打听彭小文的这些仗都是怎么打的,战士们时而壮怀激烈时而无限伤感地讲述着,这些海盗也不乏热血的汉子,他们时而拍案叫好,时而感慨唏嘘。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