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
朱柏送完奏折回来,坐在龙案一旁。
“父皇,弹劾奏折都给十二弟送过去了。”
龙案前的朱元璋,闻言放下了手里的奏折。
好奇地问道。
“怎么样,这小子害怕没有?”
朱标摇摇头。
“父皇,十二弟不但没有怕,估计心里还在想着。
怎么报复回去呢。”
闻言的朱元璋只是一笑。
“不愧是咱的皇子,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过那些大臣,也不会和一个九岁的孩童,过于计较。
否则他们的脸面可没处放了。
这事两三天,也就过去了。”
说完朱柏后,两人谈起了正事。
朱元璋凝重地问道。
“标儿,你对这科举案怎么看?”
朱标闻言,正色说道。
“父皇,儿臣查了都察院和翰林院,他们都没有问题。
那此次科举,问题只能出在考生上。
儿臣觉得,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朱元璋抱着考校的意思,点点头说道。
“说下去。”
“父皇,首先是地域。
科举的都城在南方,江南的士子只需要数天就可以到达。
远一点的,也不过十几天的路程。
但若是北方的士子,那就需要一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赶路。”
这个原因,朱元璋也想到了。
可他觉得,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朱标继续说着。
“其次还是山東二贤,因为他们的死。
有不少的北方士子,消息闭塞,误解朝堂政令。
山東一地,本就是科考大省。
士子惶恐不安,哪里肯来科举?”
朱元璋点点头,不过他依旧不觉得。
这是此次科举案的主要原因。
“标儿,你说的这些。
前几年科举也存在,但也不至于一个北方士子都不上榜。”
朱标稍稍沉思,随即继续说道。
“父皇,十二弟方才倒是和我说了一些现象。
他说在阅卷的时候,可以看到不少心学的句子。”
听到这话,朱元璋才重视了起来。
“心学?是柏儿弄出的那个?”
朱标点点头。
“父皇,正是。
如今的翰林院,心学颇为流传。
考生既然能借此讨好阅卷翰林,也就能找到主考官宋濂往年所做的文章。
根据其文章内容和文风,提前准备考题。”
朱元璋这个时候,才想明白。
幕后之人是如何做到,不参与科举,而操纵科举的。
利用信息优势!
“标儿,你说的在理。
可宋濂何许人也,做到这一切可不容易。”
朱标猜测道。
“父皇,我和十二弟都怀疑。
朝中有人故意做成此事,目的是试探父皇。”
听到这句话,朱元璋才满意的点点头。
太子能意识到这一点。
那他也放心,以后太子不会被朝臣蒙蔽。
同时对朱柏,也高看了几分。
“不错,标儿,你和柏儿猜的很对。
这事一般人可做不到。
你继续说说,幕后之人是谁?”
朱标摇摇头。
“父皇,儿臣。
儿臣不知道。”
朱元璋只是狠狠一拍桌子。
“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
朱标立刻起身,有点不忍地拱手说道。
“父皇,那可都是一起打天下的老人啊!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淮西勋贵。
朱标在慈宁宫西苑的时候。
就已经想到了这群人。
朱标清楚地知晓,如今朝堂有两股势力。
一股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
另一股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