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正说到,蒋委员长承认五十六师打了败仗,整套德式先进武器装备都丢了,蒋委员长请阿奇里兹顾问给自己拿主意。阿奇里兹顾问知道蒋委员长的意思,说:“贵国有古语: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既然五十六师打了败仗,把先进武器装备都丢了,虽然可惜,但是凭着贵国四万万人的巨大财力,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几个师,不过是小事一桩,用贵国的一个比喻词就是小菜一碟?这样吧,既然委员长有心继续从我们德国采购军事装备,这联系的事情就包在我阿奇里兹身上,谁叫我是委员长的好兄弟呢?”
蒋委员长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就拜托顾问先生了,总是麻烦顾问先生,不好意思咯。”
“没关系没关系,这也是我阿奇的职责嘛。”
阿奇里兹走后,蒋委员长想起了另一个问题:当今日本的国力强大,军事技术先进,是不是从日本请两个军事顾问?如果能够从日本请几个军事顾问,对于剿匪作战一定大有好处。蒋委员长想起了他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情景。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前身为创建于一八六八年的京都兵学校,至一八七四年根据《陆军士官学校条例》正式创立。该校在军事技术上注重学员的全面发展,在思想上则进行军国主义精神教育,为日本发动对外战争培养了大批高级将领,其中六人曾担任内阁首相。
由于受到“政治学西洋,军事学东洋”的影响,很多中国军政界要员也先后都在此校就学。比如:蔡锷,蒋百里,张孝准,徐树铮、许崇智,孙传芳,阎锡山,尹昌衡,刘毓祺,蒋作宾,何应钦,汤恩伯,朱绍良,程潜、李汝炯等。
最早的一批中国留日士官生,分别于一八九八年冬和一八九九年春到达日本,进入振武学校补习文化课和日语。一九零零年七月,四十五名中国留学生从振武学校毕业,之后根据所选之科目分别进入日本近卫步兵第四联队、日本近卫野战炮兵联队、日本近卫骑兵联队、日本近卫工兵联队实习,经过半年的入伍期后,四十人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三期学习,一人在学习期间病逝外,其余三十九人毕业。
一九零五年五月,蒋志清和一批热血青年乘船东渡日本,可是帝国军官学校没有革命者的落脚之地,拒绝接纳他们。这些学校和中国的军机处有个协议:中国来的学生只有属于由清政府推荐的才准予注册入学。尽管如此,对蒋志清来说这次东渡并没有白费,因为正是在那个时候他在东京结识了后来成为他革命的良师益友的陈其美。陈其美是孙逸仙的最有才华的早期追随者。蒋介石眼看着不久将不得不回国,他就去学日语。但他母亲觉得既然他在东京求学未能如愿,他就不应该还呆在那里,于是她假称姐姐出嫁催他回家,于是他于当年冬天返回了家乡。
一九零六年,蒋志清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考入了保定军官学校。浙江报考者有一千多人,只考中了六十人,他是这六十人中的一个。学校里的教员大多是日本人。由于他们国家刚刚打败沙皇军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早些时候还战胜了中国军队,所以他们一个个都显得趾高气扬,毫不掩饰对中国人的蔑视。有一次上卫生课,日本教员拿出一个土块,将它比作中国,看到学生们一个个脸上都露出迷惑不解的神色,这个教员解释道:“中国有四亿人,而他手中的那个土块正好有四亿个微生物。”看到这,蒋志清胸中陡然升起一股怒火,他不顾军纪走上前去,把那土块一下掰成差不多大小的八块,两眼怒视着教员问道:“日本有五千万人,是否也像五千万个微生物,寄生在这土块的八分之一中?”教员被问得哑口无言,可不一会儿,他用手指着蒋志清剪去了**的头威胁他说道:“你是个革命分子!”蒋志清答道:“先回答我说的对不对,请别把问题岔开,”
在军校,是不允许学员这么做的。对蒋志清来说,他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他被召到校长办公室,算他走运,校长觉得他这么干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严厉训斥了他一顿,并不深究,这件事就这么了结了。
这年年终,有一批人数有限的学生被选送到日本去学习军事,蒋志清是其中之一。他懂得日本语,在选拨中派上了用场。一九零七年年春,他注册进入东京振武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