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和谈
“巴嘎牙鲁!”长东猛的睁开充满血丝的眼睛,对准我军一架正在攻击日机的战斗机就冲了上去。远处的刘粹刚早已经注意到这架行动异常奇怪的九六式驱逐机了,因为他是这个下层编队唯一的一架九六式驱逐机,因此,刘粹刚根据自己的判断,认定对方一定是空中指挥机。当他看到这架九六式驱逐机向一架正在攻击敌机的我军战斗机俯冲时,立刻就明白了敌人的企图。于是刘粹刚立刻打开电台喊道:“033!033!快拉起来!快拉起来!后面有小狼!后面有小狼!”
“033明白!”
听到师长的警告,一大队三中队战士周永新立刻反转脱离,一个漂亮的倒扣,反而把后面来袭的敌人紧紧咬住!
“周永新,稳住,我掩护你!”刘粹刚从旁边驾机赶到。
“明白!”周永新一听师长赶来掩护自己,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溢满他的身心,使得他更充满了对付眼前敌人的信心。
面对自己眼前的敌机,新战士周永新调整机关瞄准正要开炮,但是狡猾的日机又“呼”的一个大下滑,逃出了他的视线。失去攻击目标的周永新环顾四周,看到师长正在用机枪攻击一架准备偷袭他的九五式驱逐机,而刚才他追击的那架日机(长东少将)又突然出现在右下方。
“找死!”周永新一推机关,将航向转过来家大油门,驾机切半径追了上去。
长东少将没有发现悄悄逼近的中国战斗机,他刚才准备与中国战斗机同归于尽,但是他的企图却被我方战斗机识破了,还遭来一顿炮弹的反击,无奈之下,长东少将不得不放弃自杀撞机的计划,他扫视四周,发现四周能战斗的日机越来越少了,而且出现了几架中国战斗机围攻一架日军战斗机的局面,一种绝望的情绪笼罩了他的心头,但是求生的本能却使他加大油门向东逃去。
“咚咚”两炮。两发炮弹拖着淡黄色的火苗擦着长东少将的飞机左机翼而过,他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冷气,回过神扭头一看,一架中国战斗机正张着黑洞洞的炮口向他冲过来。他本能的一压机头,向下俯冲,长东少将因为只要他下滑中国战斗机就无法瞄准,而且借助下滑产生的加速度也可以帮助他摆脱中国战斗机的威胁。但是他忘记了,对手的飞机不但飞机的性能比他的优越,而且在速度方面也是更胜他一筹。
800米、700米、600米、500米......周永新的瞄准具中出现了日机的投影,他稳住机关,把住机舵,加大了油门稳稳的向日机靠近。
日机长东少将眼看高速而来的中国战斗机,慌乱的向左转机头,周永新立即意识到日机企图利用阳光做掩护,要耍空中技艺逃避打击。他轻轻的转了下机舵,日机的投影越来越大,但是第一次真枪实弹的同日军作战的周永新还缺乏必要的经验,所以他要选择死死逼近,待完全有把握时候才能开火一举歼灭对手。
瞄准具中日机的投影越来越大,当仪表指示与目标只有250米时,周永新按下了按钮,机上8门大小各异的机炮同时开火。八条火舌直直的钻入日机的机身。长东少将的座机顿时凌空爆炸,燃烧着向地下落去。周永新兴奋地对电台中喊到:“哦!哦!我击中了!我击中了!九六式被我击中了!”
此时正在追逐一架“九五式”驱逐机的刘粹刚听到这一消息后从心理为这个年轻的战士感到高兴。然而,他不曾想到,刚刚被击落的恰恰是日军的指挥机。
“033,033。打的好!祝贺你!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击落更多的敌机为人民立功!”
“003明白!”此时的周永新内心已经充满了昂扬的斗志,他加大了油门又向另一假敌机开始冲击,敌机闪躲不及,拖着浓烟坠落了。
就这样,仅仅7分钟,空战结束了。44:0,我军击落日本“九六式”驱逐机13架。“九五式”驱逐机21架,由于“龙”式,“凤”式的高装甲防护,我方仅被击伤3架。
这场不期而遇的空战以我军大获全胜告终了。虽然不过短短7分钟的时间,但是朱可夫却感觉如同过了一个世纪,这是自己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感受空战,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感觉都将令自己终身难忘,当他得知我军仅以轻伤3架飞机却一举将日军44架飞机全部歼灭这一战斗结果时,这位年轻的苏联将军再一次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还清晰的记得,当时在中国军队进行坦克战的时候,中国军队的坦克在距离自己的坦克1500米时向自己开火,他便已经难以掩饰的表露了自己的惊讶,因为那时他所乘坐的坦克最大射程也只有500米。这一次,却更加出乎了他的意料,他不禁的陷入沉思之中。他实在很难想象十几年前“中东铁路”事件中,当时可以称为中国最精锐的东北军在与己方军队的交战中,不但失去了大片土地,还损失了1.85万人,最后不得不放弃了对铁路的所有权。但是今非昔比,自己感到了迷茫,他难以相信仅仅十几年的工夫,中国军队何以发展神速到如此地步?然而,一个更深刻的疑问深深的捆饶着自己,为什么装备如此先进的中国军队会让日本人轻易的占领了东三省?继而是长域一线?这些问题令他无法找到答案。他希望这次的中国之行能让他有所收获,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却没有任何悬念的空战,朱可夫已经下定决心,要促使两国的和解,并且可以从中国引进战斗性能极强的战斗机以及那曾令自己恐惧过的坦克,但是他明白,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一个先提条件,那就是两国签定互不侵犯条件,并签署同盟协定。希望中国方面提出的条件不会太苛刻,那样等自己回到莫斯科就有机会劝说斯大林,望着窗外茫茫的天空,朱可夫对绥政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军50多万官兵,冒着狂风暴雪,在零下20度的严寒中,流血牺牲,忍饥受饿,克服着各种困难,连续59个昼夜的不间断作战,把战线向北推进达300——350公里,其前锋已经到达了苏蒙边境。
12月16日,社会党的机关报,也就是根据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中国报》头版头条的大字标题《解放军发动新攻势,光复乌兰巴托向北疾进》,同时还发表了《祝乌兰巴托大捷》的社论。
乌兰巴托的解放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苏联绝对优势的空军,坦克和大炮在我军伟大的人民战士面前,无论在进攻还是在防御中,都已经证实了我军的更大优势。中国人民今天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强大的平力量,我们完全有能力消灭驱逐苏联在外蒙古的侵略军,恢复中国领土的完整。
社论在最后用前线指挥官的口吻这样号召:前进!前进!向莫斯科前进!
胜利的消息令根据地百姓欢喜若狂,奔走相告。如果说在中苏战争开始初期时,根据地的普通百姓对我军的军队是否强大是否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还持有一定的怀疑的话,那么在两个月之后连续两次的战役胜利中,特别是在第二次战役中一举消灭了苏蒙联军7万多人,足以消除了此前的种种怀疑。这也令饱受列强奴辱的根据地人民第一次感到了自己政府和军队的强大力量,而且和我军交战方还是世界上头号军事强国之一的苏联军队。
在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包头,还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庆祝**。在瑞雪飘飞的包头大街上,工人,农民,学生和妇女们的**队伍川流不息,庆祝**的热浪立即蔓延到了根据地的城镇和乡村,最后连中国内地的群总也纷纷沸腾庆祝。根据地的群众还纷纷自发的捐献出钱物来慰问解放军,各界团体以及青少年,大学生们写的慰问信更如雪片一样千里之外的绥远。
但是国内的局势并没有因为远东战役的胜利而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安事变的谈判已经开始,为了声援**,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我在赶回包头的当天下午就发表了声明,支持**和杨虎城两位将军的决定,同意与红军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并表示竭尽全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同时也警告了国民党亲日派,任何敢对蒋介石及张,杨两位将军发动攻击者,第三战区将不保证他的下场是否与盛世才一样。
声明一经发出,立刻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尤其是得到了国民党亲英派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宋美玲和宋子文的大力支持,并且宋子文更是破天荒的给根据地送来了2000万的现大洋以及一大批金银细软作为我军军饷之用。在看到我军的警告后,原本主张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然后夺取统治权的国民党亲日派头子何应钦,立刻放弃了进攻西安的计划。我之所以这么明确的维护蒋介石,是因为一旦蒋介石死了,那么国民党失去领袖之后必将四分五裂,这样好不容易才促成的统一局面就会破灭,那么日军就会趁此机会大举入境,到时候,局面将会无法控制。因此我必须极力维护蒋介石。而就在国共双方就如何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谈判的时候,我军与苏联的谈判也开始了。
在战斗机的重重保护下,朱可夫的专机终于进入了包头的上空,按照我的命令空3师在空中列队迎接,同时把所有可以展示的飞机都停列在机场的停机坪或跑道张,有些甚至是从工厂拉出的半成品和模型,为的就是给朱可夫作场戏看。果然,朱可夫从机窗里向下俯看,整个包头呈现在他的眼前,他没有心思理会别处,而是拿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包头的军事设施,这一看更是另他吃惊,他发现在包头周围就有四个大型机场,而且机场的停机坪上密密麻麻的停满了飞机,而且其中还有自己所从未见过的几种新型飞机,难道那些就是日军传言中的“空中恶魔”吗?就是这些仅仅几十架的飞机却战胜了近万的日军。如果绥远政府把这些飞机也投入远东战场,那威力可想而知。朱可夫自己初略的估计了一下,按照每个机场200架来推算,那么就是800架,而且还不包括天空中掩护自己的这200多架。也就是说在这个小小的包头周围竟然聚集了近千架战斗机,那么再加上其他城市的机场,绥远政府就应该拥有近2000架先进的战机。这么估算过后,他深深的感觉到了一种压力,自己要小心了,绥远政府的军事实力实在是不容忽视。这时飞机微微一震,飞机的速度明显的慢了下来,朱可夫知道飞机马上就要降落了,于是他收起震惊的心情,静静的等待降落。随着飞机缓缓的在跑道上滑行,使得朱可夫有机会再次近距离的观察着这个机场,这个机场比前四个机场的规模还要大,飞机的跑道竟然都是用混凝土筑成的,而且跑道两边停了近400架银白色的刚才空战中所见的战斗机。飞机缓缓的降落了,并驶向停机坪,朱可夫看到在机场上已经聚集了很多围观的人群,并举着苏联过去向自己示意。他特别注意到很多天真可爱的孩子或许是因为等待的时间太久了,小脸蛋被凛冽的寒风吹的红红的。看着眼前的这些孩子,朱可夫的心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刺痛了一下。这些孩子的眼中充满了天真,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战争为何物,也不会理解战争带来的后果会多么的惨重,甚至会让他们失去父母亲人。突然,朱可夫的目光落在了站在不远处的一位身穿军大衣,头戴威武军帽的一个年轻人的身上,在年轻人的身后还站着许多与那年轻人着装一样的军人,在往后看,就是一队手持钢枪站的笔直的军人。
舱门打开,一股寒风吹了进来,使得朱可夫不由的拉紧了身上的军大衣,而我正微笑着站在远处看着这位将来被称之为一代战神的苏联将军。当朱可夫走出机舱时,欢迎的人群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起初朱可夫并未听清楚欢迎队伍的口号,但是仔细听过之后不禁的令他大为感动,因为他们正在用生硬的俄语高声呼喊着:“欢迎!欢迎!......”这份来自敌国的欢迎是朱可夫感到异常的意外的,尤其是当他们用自己的母语喊出这声声“欢迎”的时候,更加的令他感到吃惊。朱可夫顾不得多想,把注意力转回现场,看着不远处的哪个年轻人已经快步向自己走来,并向自己伸出了右手。
双方的右手终于紧紧握到了一起,一旁的记者立刻拍下了这一珍贵的历史画面,但是这个记者当时可能没有预料到,很多年后,这张照片竟然被授予了“世界和平的曙光”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