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血洒平原
漫步云端
激烈的诺门坎战役结束了,此战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多兵种的协同作战,在世界战争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通过哈拉哈河战役,苏军在使用坦克、飞机作战方面,在组织坦克、飞机与其他兵种协同动作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经验。此外,也获得了运用快速部队实施集团军合围进攻战役的经验。多次战斗的经验还表明:原有的每公里突破正面火炮的数量标准必须增加。哈拉哈河作战对于进一步改进苏联的兵器,尤其是坦克和火炮的性能产生了影响。苏军有17121人受到政府表彰,70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而格里采韦茨,克拉夫琴科和斯穆什克维奇等几位飞行员成为苏联第一批两次苏联英雄,还有24个兵团和部队被授予苏联勋章。
对于诺门坎战争的结局,无论是获胜的苏联还是战败的日本,双方的态度都比较低调的。尤其是苏联,由于国内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大清洗运动中,大批优秀的指战员蒙冤入狱,国内的**势极端的不稳定,于是为了防止日本政府违反停战协定趁机发动对自己的进攻,苏联政府不得不向远东和外蒙古地区增调兵力。因此苏联在外蒙古和远东的军事实力得到加强,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装备都得大了很大的改善。
1936年10月截止,苏联除了原来在外蒙古的特别57军外,还增加了一个乙种方面军--贝尔加湖方面军。贝尔加湖方面军属于苏联正规部队的后备部队,整个方面军只有步兵约17万人,坦克800多辆、装甲车、卡车4000多辆,飞机300多架。虽然贝尔加湖方面军属于乙种方面军,但是面对我军对外蒙古的虎视耽耽,斯大林也不敢掉以轻心。再加上日军在察哈尔的主力并没有收到重创,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为此斯大林决定调贝尔加湖方面军入蒙,增强苏军在外蒙古及周边地区的震慑作用。因此借着新近大胜,苏联又开始向**、甘肃、绥远边境集结重兵,并以马利诺夫斯基**为首的贝尔加方面军驻扎在中蒙边境,向我军施压,并又一次拿出当初与盛世才签定的军事协定,提出对**油田、金矿的所有权和开发权的无理要求,并要求根据地政府必须无条件履行条约中的规定,如果我方不与执行,那么苏方将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强迫我方执行条约。对于苏联政府提出的无理要求,在我军坚决抵制下,国民党政府被迫拒绝了苏联政府的无理要求。
于是,恼羞成怒的苏联军队不断的在中蒙边境制造事端,不断的向在边境巡逻的国防军战士开枪挑衅。仅11、12、13日三天,我在边境巡逻的部队就遭到苏军带有威胁性的挑衅20余次,打死打伤我军战士16人。为了避免冲突升级,我一方面命令边境的国防军减少巡逻的次数,并增加巡逻的兵力,由原来的一个班增强到一个连;另一方面,告戒部队原离苏军经常出没的地区,以减少碰面的机会,这样双方比较平静的持续了几天。但是我方的努力并没有得到苏军的好感,反而变本加厉起来。不仅大规模的越过中蒙边境线,而且还深入边境线内烧杀抢掠,打死打伤牧民十多人,抢走牛羊上百头。并与赶来的我军边防部队发生激烈交火,苏军在死伤四十多人的情况下,被迫撤退。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深知苏军本性的我知道,苏军不会就次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采取报复行动的。于是我一边命令各边防部队加强警戒,小心行事,一边派人与苏联边防军进行联系,希望能和平解决这些事.但是我想的太简单了,苏联人根本没有和我军谈判的打算,悲剧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原来11月13日,中国军队在两国边防军经常会晤的巴克图哨所悬挂起红旗,这是邀请对方司令官进行会谈的信号。然而,红旗悬挂了一天,苏军的赫尔丘上校、安泽菲洛夫中校、巴什捷夫中校,谁也没有露面。
1936年11月16日,也就是双方发生冲突的第三天,国防军第八步兵师22团62营的一个连的巡逻队官兵对即将发生的凶险茫然不知,他们沿着例行的巡逻道路,逶迤着向前走去,由于是在荒无人迹的戈壁上巡逻,所以队形并不很严整。几个刚分到边防的新兵。
围着宋庆周听他讲惊心动魄的边防斗争故事。还有的将路旁的沙枣棵、骆驼草折断,编成圈帽戴在头顶,以遮挡骄热的太阳。
突然,宋庆周停住了脚步,他似乎感到周围的地形有些陌生。这条路他走过上百遍。
沿途的一草一木、山丘、沟壑,他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指掌。
他细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地貌,说不出哪里感到别扭。
一望无际的戈壁,犹如一个正在酣睡的莽汉,毫无知觉的袒露着胸腹。
宋庆周正要命令巡逻队继续前进,一发炮弹挟着尖厉的呼啸落在队伍的中间。
“轰”的一声巨响,五六名战士炸得四散飞迸。
“卧倒”,宋庆周吼叫着发出了命令。
36辆苏军坦克犹如从地狱里钻出来,出现在杨政林的视野里,它们巨兽般摇晃着抖掉身上的浮土、草棵,成扇形从三面包围上来。苏军大约一个团约三千名的苏军官兵,也从土堆里爬出来,尾随坦克开始冲击。苏军为了在消灭我军这支巡逻部队,苏军不光集中了超过我边防连10倍的兵力,还调集了36多辆坦克装甲车及炮兵参与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