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四丫出嫁后,家里就平静许多,这天张氏满脸喜色。
原来是继四丫出嫁,大哥王俊良也要定亲了,正是隔壁村周家的女儿,周吉香。
家里准备聘礼6两,原先老太太不同意,只愿出3两聘礼。
后来还是媒婆厉害,神神秘秘的告诉老太太,周家的子孙运旺,当年周氏婚后连着生了一堆带把的。这话戳中老太太心坎了,就这么成了。
一大早,王小粥就被爹娘拖着来到镇上,一起为王俊良采购婚嫁的东西。
按照习俗,婚嫁仪式大致包含六个阶段: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并称“六礼”。
而其中“纳征”这个环节,指的就是男方家将聘礼送往女方家。
老太太觉得农家人没必要那么多讲究,双方对对方都有点意思,择日便请了媒婆上门,带着东西,向周家提了亲。
当天就为两人合了八字,订下了婚约,约定好下聘日期,意思“你收了我家的聘礼,就是我家的人了。”
周吉香从窗缝偷偷的瞄像她的订婚对象。
别于她兄弟们的健康色,她的未婚夫婿长得白白胖胖的,想着娘亲对她说的话,不由一阵脸红。
周家夫妻俩满意的看着未来的女婿,模样长的不仅俊,还有一门采药的手艺,宝贝闺女嫁过去日子定好过的多。
买完回家,隔日下聘,这几天她大哥没在乱跑,积极的陪她采药攒私房。
忙完采药又去地里帮大家忙。
不由感叹,即将结婚的人就是不一样。
百日后,迎新娘进门,大家各司其职,热热闹闹把婚礼办好。
王家这代子嗣单薄,两辈人都盼着新媳,能尽快为家里添丁,因此酒席可比村里大多舍得多了,18个大菜,荤素皆有,怎么热闹怎么来。
老太太看着村里乡里乡亲的恭贺声,尤其以前看不起她大孙的,嘿,如今一个个的羡慕加后悔的模样,啧,心里别提多舒坦!
这些银子可算没白花!
第二日新媳敬茶,收下长辈给的见面礼,就是正式的一家人了。
这位新嫂子,也就是小周氏,似媚非媚的丹凤眼镶嵌在圆润的小脸上,身材前凸后翘,绝了。
真人版王熙凤,难怪能让自家大哥一见钟情!在瞅瞅她,行走的搓衣板!
叹气,她以后总会有的!
小周氏如媒婆所言,一看就知道是个能生养的,一旁的婆媳两人相视一笑。
小周氏观这小姑子,眼神清澈,面容姣好,穿着得体,一看就是家里甚是疼爱。
幸亏她娘提前帮忙准备了礼物,拉着对方的手亲亲热热道:“这就是小粥吧,你大哥常跟我提起有个能干的妹妹,今日一见,果真是可爱的紧!”
说完便从怀里拿出一个荷包,塞进了王小粥手里。
美人能有什么小心思,她只是想贿赂我,冲这脸,你怎么造我哥都行!
媒婆一语成谶,小周氏婚后两个月就诊出喜脉,隔年6月,便生了个大胖小子,可把家里长辈们乐坏了。
孩子才两个月,又诊出喜脉!
小周氏平时待人友善,做事利索,农活更是一把好手。
王家村都感叹老王家娶了个好媳妇,如今又为老太太添了小重孙,家里更是欢喜她。
那边的四丫,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至今没有好消息传来。
因着小周氏又有孕,家里都忙着耕种,时间最宽裕的王小粥就成了保姆。
一开始王俊良还有些担心妹妹是否能好好照顾他宝贝疙瘩,观察后发现,自家娃反而被养的更加壮实。
立马便抛下儿子,只顾自家媳妇去了。
王小粥望着怀里软萌的大侄子,才喝了两个多月的母乳就只能喝米糊糊,肉眼可见的瘦下来,怪可怜的。
找了村长家的母牛,每天躲着人兑着奶粉偷偷喂。
小周氏嫁到王家就发现,擅长采药的根本不是自家男人。
当初她娘家就是看中对方有一技之长。
好在她小姑子愿意教,婆婆又明事理,才让她没闹。
处久了,就发现小姑子更是对家里掏心掏肺好。
自家娃什么情况,当娘的最是清楚,每次睡着了,搂着他都能闻到他身上的奶味。
除了小姑子,也没人会这么善待她儿子,她打心眼感激着。
日子就这样平静的过去了,转眼王小粥即将过15岁生辰。
时间过得真快。
王小粥漫不经心的翻炒着锅里的菜,啧,可能菜式简单,做了五年饭,她的烹饪还是初级,绝了,这统子!
随着一群小脚步声传来,扶额,叹气,她家一群萝卜头来了。
没错,一群,这几年,她大哥和小周氏,一共生了六个小萝卜头,老二和老三是同卵兄弟,长的一模一样,最是招她稀罕。
呵,好家伙,这五年,只有她知道,这些娃真的是谁带谁疯。
这不,刚给小五换好尿垫,就看到老大再给小四喂鸡屎,小二小三蹲在一旁笑嘻嘻的看戏。
王小粥走上前逮着他们小屁屁就是一巴掌!
刚给小四洗完脸,就看到老大又把小二小三挂在院里的桃树上……
随着微风吹过,两娃晃啊晃,别说,还挺衬这院里风景的!
两年前,家里就分了家,三房人口暴增,房子就越发住的拥挤。
大房二房更是觉得不公平,三房人口多,吃的也最多,闹了一年多,最终老太太们怕几个儿子吵得彻底没了情分,妥协分了家。
大房和二房都在主屋旁圈了新的宅基地,盖了房。
三房因着得宠,暂时先和老太太们住,每房每年给老人一袋细粮,三袋粗粮,和300文孝敬钱。
分了家,她赚的钱自然成了私产,终于有了名正言顺的私库!
老房年久失修,环境更是差,有钱的她不想在委屈,也为了几个孩子安全,便和家里一同合计盖个青砖瓦房。
爹娘私房10两,加上分家得的30两,共40两,她假意卖了一根80两的人参,贴补了60两,凑够100两。
买了近200多平的宅地,地找村长买的,只花了40多两,剩下的钱都用来盖房子。
进了大门,入眼便是宽敞的院子和一颗大大的桃树,左手挨着墙盖了两间小屋,最里面的那间便是她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