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我的故乡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滚滚的牡丹江畔巍然矗立着一幅群雕像-八女投江。小时候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到八女投江的雕像前扫墓,儿时的记忆中这八位英雄以及他们的故事始终伴随着我。
距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抗日时期的炮楼,小时候每次从哪里路过都会进去看看,哪厚重的墙和满地的铁丝总是让那时的我有种不寒而立的感觉,小伙伴们总是能在哪附近捡到一些蛋壳之类的东西,有一次竟然有人拾到一颗没有爆炸的手榴弹,尽管锈迹斑斑,但是还是能看见上面一片一片的块状铁片的。炮楼的不远处是一片很大的飞机场,据村里的老爷爷们说,那是日本人修的飞机场,但是飞机场的下面却掩埋了上万名中国人的鲜血,现在飞机场已经成了村里的打谷场,不知道上面晾晒麦子、玉米的老乡们能否记得曾经倒在这下面的英灵。东北的抗日战争是最艰苦卓绝的,我小时候所有能读到的跟东北抗联有关的小说或者画册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工作之后远离故乡,可是每年的九一八总会听到四处响起的鸣笛声,听到这勿忘国耻的警报,我总会想起哪些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英雄们,屈指算来,九一八已经过去了将近八十载了,我想以我自己的方式来纪念哪些永眠于白山黑水间的英雄们,同时也以此来给即将到来的九一八事变八十周年送去一份不同的警报。以下引用天涯一位朋友的一段话是以为本书序:
纵观20世纪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历史,以东北抗日联军为代表的东北三省人民同日本侵略者所展开的浴血奋战,无疑是极为艰苦、极为惨烈、也极为悲壮的一幕。这一幕的特殊之处在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而东北三省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论联合政府》)它比中国人民普遍经历的八年抗战,整整多出了六个年头。在这长达十四年的战争岁月里,东北抗联和东北人民几乎得不到任何的物质援助,而他们面对的却是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是侵略者中最为强大也最为凶残的关东军主力……于是,一切力量对比十分悬殊,但却不包括丝毫退缩与妥协的反侵略壮剧,在广阔而雄奇的白山黑水间持久地上演着。它以鲜血和生命增添着民族与历史的光彩,同时也为后世的艺术生产留下了丰厚而优质的矿富。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说过:“我们**人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事最艰苦:第一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是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抗战的艰难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是孤军奋战,外无援助,内缺给养。1935年10月,上海**局遭到破坏后**东北党组织与****中断联系达十余年,并与关内完全隔绝,东北抗日联军就是在没有任何关内援助的情况下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
二是敌强我弱,力量对比异常悬殊。日本作为当时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个强国,倾全国之力,派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给养充足、战斗力较强的庞大部队,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兵力由1931年不足2万增至1942年的76万,并成立了伪政权———“满洲国”,豢养了伪军和伪警察约20余万人。而中国**在“九一八”事变时,全东北仅有约2000名党员,且领导干部奇缺,抗日斗争最**时,东北抗日联军也不过3.5万人,且都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简陋,物资供给缺乏。敌我力量如此悬殊,极大地加剧了东北抗联的艰苦程度。
三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日寇的残酷讨伐,进一步恶化了东北抗联进行抗日斗争的艰苦环境。东北地处高寒地带,气候恶劣,冬长夏短,每年冰冻季节长达半年之久,抗联战士要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冰天雪地里与敌人搏斗。特别是1938年后,日寇为扫除“满洲治安之癌”,调集了大批兵力对抗日联军进行频繁的大“讨伐”,并采取“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和强化“保甲制度”、普遍推行“集团部落”。从政治上进行诱降,经济上进行封锁,组织上进行破坏,致使东北抗日联军陷入极度困境,甚至连吃、穿、用、住等基本生活条件都突破了人类生命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支撑东北抗联的重要非物质力量就是艰苦奋斗精神。1938年夏至冬,吉东、北满抗联部为跳出敌人大“讨伐”的包围圈,分别进行艰苦西征。吉东抗联西征部队在四军军长李延平、副军长王光宇率领下摆脱敌人追击、穿行于渺无人烟的丛山密林。北满抗联部队分三批西征,夏季出发的部队,一开始就陷于部队与部队和部队与地方组织及群众之间的联系基本断绝、粮食服装失去补给来源、战士们露宿山林荒野、顶风冒雨地在原始丛林沼泽中穿行的困境。战士们往往数日吃不到粮食,只好用野菜、山果、草根充饥。冬季出征的部队在李兆麟率领下,经常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气温下爬冰卧雪,行进在小兴安岭深山中,渴了雪水解渴,饿了树皮充饥。他们就是在这种境地下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苦斗的,有的战士在行进中甚至被活活冻死后仍站立在那里。李兆麟及其战友创作的“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就是其真实写照。最严重的时候,为了获取维持生存的粮食、布匹、药品、弹药,需要经过激烈的战斗,甚至用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去换取。东北抗日联军不仅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支撑下打败了人类近代战争史上最残忍的日本侵略者,而且靠着艰苦奋斗精神战胜人类生命极限而奇迹般地生存下来。
根据日伪统计数字,十多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和日伪军发生大小战斗66611次,消灭日伪军18万名,牵制了70多万日本关东军。而很难统计的是,东北军民在抗日中究竟牺牲了多少人,付出了多大的损失。
《白山黑水》这部小说的背景是九一八之后的东北,从一个土匪抗日的故事讲起。杜伟峰怀着家仇国恨走上抗日道路,在这条充满艰辛的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了一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同时也展现了那段岁月中东北人民同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小说里刻画了很多正面及反面人物,同时为了使这部小说更具可读性,穿插了一条关于大清宝藏的线索,希望有更多的朋友随着我一起去探宝。小说计划分三部:《白山黑水之国恨家仇》、《白山黑水之八年抗战》、《白山黑水之解放东北》,第一部《白山黑水之国恨家仇》已经创作完毕,共计五十万字,第二遍修改稿已经结束,第三遍修改稿将边修改边与大家分享,希望诸位朋友提出宝贵意见,并多多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