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我发现我前几章把日期写错了,应该是1933年了,哈
被烟雨笼罩中的南京城这个时候已经乱做一团!
中华民国的国都南京,在这个时候呈现出一片兵荒马乱的场景.
汽车的鸣叫声,人马的嘶喊声,和军队的呵斥声交缠在一起,久久的回荡在这个六朝古都的上空.
刚刚送走了几个国际记者的蒋介石身心疲惫,脸色铁青的颓然倒在他那张标志性的安乐椅上,抚着脑们发呆.
浙江的这一战再次将世界的目光聚集到了中国.
那是怎么样的一个神话?一个师孤军深入,出其不意的在敌人的后方登陆,并且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连续歼灭了国民党三个美式装备的精锐师!
更重要的是,这个国防军的摩托化步兵师哨作休整后,开始向北进军!三个师都被人家歼灭了,那么,毫无疑问的只有一个师守备的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已经岌岌可危了!
国民政府无疑在世界各国的面前被狠狠的抽了一记耳光,嚷嚷着要什么“辑乱剿匪”,在国际上上蹿下跳,一会又是什么向欧洲购买飞机了,一会又是请美国人帮助训练军队了.钱花了一大把,结果反倒自己让别人给剿了,连首都都快保不住了.
安迪老头的全美电视台趁机大肆宣传,嚷嚷着,共和党政府不惜动用军队来帮助这么一个垃圾的政府究竟是为了什么?那些被俘虏的美国海军士兵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
美国人再次走上街头,大规模**的声浪一次高过一次.共和党政府的人全都傻了眼,**党终于向国会提交了弹劾.
欧洲各国纷纷开始考虑调整自己的对华政策,上下议院里,各个派系的议员们唾沫横飞的申明自己的主张.一时间,世界热闹非凡.
而大军逼近的情况下,国民党内部也搞起了内斗.
在召开的特别军事会议上,派系林立的各级将领们争吵不休.有人说要迁都的,有人说要和南京共存亡的,有人居然说要学习晚清政府“借师助剿”!好好的军事会议吵的像个菜市场般,到了最后变成了互相攻击,居然当着蒋介石的面上演了全武行!
就在这群人吵闹的当口,国防军的大型驱逐舰突破了江阴要塞,开始炮击南京城的重要军事目标.203毫米重炮的炮弹呼啸着打到了城里,炸得一大群国民党高级军官面色发白.他们这才记起来,国防军的空军因为天气的关系不能使用,可人家还有海军啊!要是再像上次那样运了几个师丢到南京来玩玩,那……
蒋介石带着他的亲信和美国顾问一道秘密协商了整整一个下午,终于做出决定,中止谋划已旧的作战计划,抽调北上的25个师南下增援首都,其余部队就地防御,防止国防军的正面突破.
这项决定做出不到半个小时,情报就放在了我的桌子上.
时机成熟了!
公元1933年4月1日,愚人节.
当这一天,第一丝的曙光来临的时候,1400多架飞机布满了北方的天空!装载着重磅炸弹的国防军轰炸机呼啸着冲向国民党军各个机场,铺天盖地的炸弹覆盖了所有的国民党北方机场.
在攻击开始的一瞬间,国民党军丧失了本来就弱小的可怜的空军力量.
200多架飞机整齐排列在机场上,任由屠宰.很快,一堆堆的价值不菲的篝火,在地上排列整齐的开始燃烧起来.
国民党政府花了大价钱修造的机场跑道被国防军的重磅炸弹炸的像月球表面般坑坑洼洼,几乎已经找不到一块完整的地方.
勉强升空的唯一21架国民党飞机被蚂蚁般蜂拥而来的国防军战斗机密集的火力撕成了碎片,根本就没有还手的机会.
即使有些战斗机驾驶员拼死的按下了机枪的按钮,也不过是给国防军的战斗机增添一点画横而已.
仅仅只有几分钟工夫,最后一架运输机被12架国防军战斗机群殴的浑身冒火,一头栽了下去.
驾驶运输机的那名国民党飞行员涕泪齐下的跳出了运输机,极度愤怒的指着到像吃了兴奋药剂般四处乱飞的国防军战斗机破口大骂:“我靠,你们这群没人性的东西!连运输机也不放过!”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
地上那些淳朴的老百姓们,呆呆的看着大群大群的国防军战斗机,轰炸机排着整齐的队行,低空从他们的头顶掠过,不少人被吓得神经错乱.
稀稀拉拉的枪声响起来,时不时的夹杂着一点高射炮的炮声.
防空武器在这个年代还是比较稀罕的东西,即使被赞誉为陆军强国的法国陆军师,装备的高射武器也以轻型为主,唯一的例外恐怕就是中国国防军了.
在拥有了强大到几乎令人窒息的空军以后,国防军的陆军依然装备了许多防空武器,而他们的性能,堪称恐怖!
但是对于国民党军来说,首先不要说有没有意识到防空的重要性,即使是意识到了,他们也没有地方去买!
全世界生产防空武器的厂家可以说是毛鳞凤角,美国人这个时候自己都不怎么注重这方面的研究,又怎么会对国民党部队着重训练防空呢.
而那些军长师长们惦记着的,是机枪和大炮.防空武器对于他们来说,和一堆垃圾没有什么两样.
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军队防空力量的薄弱,或者说等同于没有.
听到防空武器声的国防军俯冲轰炸机一个接着一个的呼啸着朝着这些惊慌失措,盲目的胡乱射击,根本就没有什么威胁的火力点俯冲了下去.
很快的,仅有的这些防空火力被轻轻的抹掉了.
国防军的空军,在消灭了所有的潜在威胁后,终于开始轰炸国民党驻军的阵地和营房.
成窜的燃烧弹和高爆杀伤弹像下锅的米一样被倾泄了下去,火焰腾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