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
边防哨所。
秦志勇刻意放慢脚步,走在张元初身边。
“听你说话的口音,像是四九城的,年纪不大,你是来这边插队的知青吧?叫什么名字?”
“秦团长好眼力。”张元初夸赞了一句,接着道:“张元初,来自四九城青云胡同,到马延公社下的九江村插队差不多有个把月了。”
“个把月?”秦志勇暗暗吃惊。
他见过不少下乡插队的知青,却从未见过像张元初这般自在的。
知青都是上过中学的城镇居民,年纪在15到20岁左右。
因政策的原因,下乡接受中农教育。
这样一批大城市里的学生突然到了穷苦的农村,并且只能依靠自己养活自己,恐怕想要适应都得两个月。
才来个把月的都还在村里吃派饭呢,养活自己根本是无稽之谈。
可是......
秦志勇仔仔细细的观察过,实在没看出眼前的少年有艰难生存着的窘迫。
相反,后者不仅精神奕奕,甚至走路都是‘嗖嗖’带风的。
而更让秦志勇惊讶的是,张元初明显在朱建国这个本村本土的人面前,占据了主导权。
一开始他出去迎接时,注意力是放在朱建国这个成年人身上的。
谁曾想,真正拿主意的却是张元初。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带着疑惑,一行人来到两栋房子面前。
秦志勇这才收回心神:“左边的房子是夏天居住的,里面没有取暖设施,右边的才是冬天住的,有火炕。”
房子其实很简陋,而之所以要如此费劲的区分冬夏季,是因为昼夜温差太大,最夸张时能相差20度。
如此大的温差变化,就在夏天都能觉得冷。
冬天更不用说,特别是在东北边境,完全是冻僵和冻死的区别。
进到屋里。
秦志勇立刻让手下的兵去敲来冰块,化成水后烧开,给张元初二人各泡了一杯茶。
“舒坦。”
张元初端着搪瓷杯喝了一口,很满足:“这里,其实也蛮有意思的。”
“哈哈,大青山冬天就像是座孤岛,体会一两天是挺有意思,时间长了嘛......”秦志勇顿了顿,“哨所养的狗都常常因为忍受不住寂寞,隔三差五跑到半山腰吼上几声。”
张元初:......
朱建国:......
话是这么说。
实际上秦志勇的精神状态很好,没有一丝一毫的空虚感。
也就是说,他只是口头吐槽而已。
“对了,你们送来的新鲜蔬菜我们不能白拿,得按照市场价格给你们钱。”秦志勇再次开口。
朱建国捧着搪瓷杯的手微微一颤,心中有如骇浪在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