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的到来,中英贸易不但未如艾略特领事心愿,反而出现了一系列强烈的不祥征兆——中国要变卦,要加码!
怎么回事?原来就在他积极撰写年终总结、对帕外相大话未来信心满满之时,咱们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大人到了北京。
时间是,1838年12月底,已经在谋划禁烟狂飙了。
1939年1月6日,林大人正式离京赶赴广州。
其实,广州也已外松内紧、内外有别了好一阵,只是这艾领事窝在澳门未发现而已!
英雄出场,战争已到门槛上,但老实说,此时的艾略特只是想做生意,林则徐也只是想禁烟而已,二人都没想到要打仗!
趁此难得的机会、最后的和平时光,说两件可以让中英相互映衬的事,十分有趣、上劲、过瘾,我相信是与其后的战争有关系,真打起来再说就来不及了——
第一件是,英国人喝茶。
鉴于咱们是茶的故乡先啰嗦几句,中国源产地,茶产业庞大,茶文化深厚,茶道高深,茶博士遍地,根本用不着去苦练劳什子的童子功,寒窗苦读二十载才拿到个博士小本本。
简单说来,茶分两种:小叶大叶,五色:绿红乌黑花,九品:上三中三下三,形制则不知几何,名称更是层出不穷,蔚为壮观,恕这小说就不深入了!
看过陆羽《茶经》便知,不仅茶讲究,用来冲泡的水也讲究,分上中下三品,上泉中江下井,如何煮水也是学问,壶炉柴质亦分高下,还有用来饮茶的碗盏杯碟也有讲究。
人多如何,人少如何,富人贵人、穷人贱人如何,均要得法,不可乱来。
咱们茶道高深,茶文化渊博,茶故事更多得要命,一辈子都说不完就不献丑了!
单说咱茶叶出口到了英国怎么样,也许故事没有咱们的传奇,但人家也是喝过来的,听听无妨。
现在我们的各类书籍都说:远在葡萄牙垄断亚洲贸易的1600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转口贸易就把茶叶倒腾到了英国,成了皇家贵族上等人餐桌上的新讲究。
其实没那么早——
1637年,威忒尔船长首航中国,皮特蒙大师说中国人给他们喝一种煮了某种药草的水,必须趁热喝才有益健康,这就是英国人第一次对茶的描述。
可见,在1**0年以前,英国人还不知道茶是什么东西,哪怕是在上流社会。
威忒尔船长狼狈离开中国之后一个时期内,由于澳门葡萄牙人的戒备,没有什么英国商船前来澳门,直到明朝覆亡的1**4年,才有一艘“野鹿”号商船到澳门,而且什么也不许进口,除了瓷器。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绕开澳门,直接从广州进口380桶茶,算是中英茶叶贸易有记录的第一单,这一桶究竟有多少?
咱中国人应该不难估算吧。
1709年,东印度公司整合成股份制“英国贸易商联合东印度公司”,茶叶贸易才开始走向繁荣。
1717年,公司派出的2艘商船,接到伦敦指令,对茶叶是能装多少就装多少。
由此可见,茶叶此时才成为英国贵族、皇家、上等人桌上的新讲究,开始染上茶瘾!
但是,直到1720年才达到每年万担水平,1725年进口总额靠谱估计只25万英镑,即百万英镑的1/4。
由此判断,这个时期,英国人的茶瘾在急剧发展但还是不大,依然被目为某种神秘药草,到底有什么功效或药用价值?老实说,英国人并不清楚!
但是,因为英国上等人的带头讲究,喝茶逐渐流行全国,不消20年时间即1745年以后竟普及到了社会最最最底层,喝茶已不仅仅是英国上流社会的讲究,而是风靡全英国社会各阶层民众日常生活的最大风俗。
至此,喝茶已不再为咱们中国所专有专美,大英淑女绅士们已大踏步赶上来了!
要是都像咱中国人,光喝个茶或品个孰优孰劣也就罢了,糟糕的是这些绅士淑女都上了瘾,而且茶瘾奇大无比——
喝出了大英帝国才有的茶文化特色,以及大英国民才具备的气质风范——
没有面包黄油可以,没有红茶牛奶绝对不行,等于是咱骂人低俗、无品位、没素质、无教养!
您道这大英帝国人人喝茶,喝到了啥程度?
说出来怕您都不禁忍俊,由于气候饮食原因,这英国人喝茶与咱们有区别,还需加鲜奶却又不是咱们的奶茶。
这问题就出来了:到底是先放茶,还是先放奶呢?
英国人是个个争论不休,竟然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大派——
茶先派MIA ,主张后加奶milk in after,独领风骚10年后突然冒出个该死的茶后派MIF,主张先加奶milk in first,还把个堂堂的大英皇家科学院给卷了进来,一通穷论,然后指出——
先加高温茶水,会破坏后加牛奶的先天营养,还易引发吹哈嗦等系列不雅动作,尤其是不宜细皮嫩肉、红口白牙的淑女们喝,所以要先加奶,再让高温茶水慢慢注入温熟牛奶。
如此,茶红奶白,天然凝成,于是又独占鳌头10年。
而且两派针锋相对,论战一直不断,还都轮流交替,引领大英饮茶潮流,前后长达100多年!
要叫我说,先加茶的叫喝奶茶,先加奶的叫喝茶奶,没啥好争的。
可是,英国茶文化不同,不管是喝茶的、喝奶的都离不开茶,等到新品出来后又为先加茶还是先加奶争个不休,一会儿这派引领潮流,一会儿那派创新了势头。
说实话,这两派都比咱儿喝茶讲究,至今就是现在,还未分出高下呢!
英国人口味如此这般,也殊不容易,从1637年威忒尔船长来华算起,到1720年英国商人在广州稳定进口中国茶叶、大黄过万担,花了整整83年时间,差不多一个世纪。
这八代人的不懈努力,只是为了让大英帝国的每个人都能喝得上中国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