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门,射不到江里;总合格率,仅77% 。
所有不合格的16门新炮,全部拉回佛山铁炮厂返工重铸,直到1836年3月才全部补齐通过。
这虎门炮台,历史悠久,新旧有何区别,还得在下慢慢表来才会有个基本的概念、印象和来龙去脉。
首先是虎门地理——
珠江,由西北向东南出海,从出海口算起,东岸是沙角山,西岸是大角山,东西间距8里,也就是出海口宽度,水面名称穿鼻洋。
从此上溯7里,江心有一小岛,名下横档,水面名称宴臣湾——东岸武山,又叫亚娘山,山前又分一水道,叫三江口,通往太平圩和虎门镇。
再上溯1.1里,又有一江心小岛,名上横档,距东岸武山脚1.6里,距西岸3里。
上下横档之间,东侧还有一小小岛,名饭萝排,距武山脚更近,不足1里。
再进,水面叫芦湾,东岸武山后也分一水道,叫三门口,与太平圩和虎门镇相通。
上溯6里,靠西侧有一江心大岛,名大虎山,是虎门名称的由来。
大虎山岛以上水面,叫狮子洋,上溯100里就是广州黄埔岛。
这就是,虎门的一江带二水、一山靠一镇。
历史上在虎门的设防,可查的明万历十七年1589,当时的虎门炮台位置,在下横档对面的东岸武山脚下——
至崇祯十年1637,共设400斤左右小炮44门,驻军40人,被威忒尔船长攻克,所有炮具被虏获搬离炮台,其后威忒尔在狮子洋上乞和,才被返还;
到清初,厉行海禁,1680年再次被海盗攻破,炮台尽毁,炮火全失,废弃荒芜了六年。
1686年,清军在三江口东岸山麓安营扎寨,命名虎门寨,寨南2里开市交易,名太平圩,渐具现状雏形。
1717年,复建明朝旧炮台,安炮12门,封锁下横档东航道入口,名南山炮台,同时新建上横档炮台,封锁西航道出口,从而实现了掌控上下航道的目标。
1809年,又在穿鼻洋东岸沙角山上修筑炮台,架炮11门,同时在宴臣湾武山东麓修建三江口炮台,管控直通太平和虎门的分水道,防止抄后路,炮台渐成前后防卫体系。
1815年,又在上横档对面东岸新修镇远大炮台,架炮40门,封锁东航道出口。
两年后,在大虎山岛南侧,新建32门炮台,控制狮子洋东航道和芦湾东水道,在虎门寨的两头形成双保险。
1830年,在穿鼻洋西岸大角山上修建16门炮台,与东岸沙角炮台遥相呼应,共同拱卫入海口。
然而,1834年9月突发纳皮尔事件,借停在虎门宴臣湾内的两大一小英国军舰突然发难,不仅避开了入海口的大角、沙角炮台,还将上下横档对面的——
南山炮台12门,摧毁轰塌;
镇远炮台40门,大部压制;
还有,最后的大虎山岛32门火炮。全部压制。
代价只是,三死六伤,英舰闯过了铁锁铜关的虎门众炮群,令人难以置信!
年底。关天培到职,实地全面考察虎门各炮台后,制定了新的虎门炮群防卫方案,内容扼要如下——
一、将原有各炮台划分为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由原大角、沙角炮台构成,因东西横长8里之遥,两岸炮火都难以企及中心航道,改为了望信炮台;
第二道防线,由原有南山、镇远、上横档炮台,加上新修上横档东炮台、上横档山顶炮台、芦湾西岸炮台,以及饭萝排至东岸、上横档至东岸两道排练构成;
第三道防线,仍由大虎山岛炮台构成。
二、具体增改措施:
第二道防线,扩建南山炮台为主力大炮台,更名威远,炮火亦增至40门;
同时,加固镇远炮台,使之构成双重火力网,彻底封死东航道;
上横档岛东端,新增横档炮台、横档山顶炮台,分别加装火炮20~40门,与对面镇远炮台构成对应立体火网,完全切断东航道;
同时,扩建西端炮台增至40门,定名永安,与芦湾西岸新增巩固炮台20门火炮对应封锁打击西航道入口。
由此可见,仅上横档一岛就有东西向炮台3座、火炮上百门,还有排练两道,是真正作战的核心阵地。
第三道防线,加固大虎山炮台,在前滩300米距离内广插石条梅花桩,防敌抵近登陆。
三、炮台土石方措施:
新旧所有炮台。前沿一律用统一规格的青麻条石密铺加固,防止炮台正面出现旧南山炮台那样的、直接被轰塌方的情况。
四、新置炮位:
新铸20门8000斤大炮、18门6000斤大炮。全部安放第二道防线各炮台,务将来犯敌舰击沉江中;
所余2门6000斤大炮,安放第三道防线,保证效果。
这就是,关军门的虎门防卫新方案,共计——
三道防线、十座炮台、大中小火炮272门;
另有,10艘双桅师船舰炮120门,共计392门火炮。
除东水道2道排练被原总督卢大人以仍需通商通航为由否定外,全部在1836年3月变成了现实。
接下来,关天培军门请新总督邓廷桢邓大人一道观摩:春季与秋季大演习——
广东水师与虎门炮兵、陆师协同,当靶船进入第二道防线以后,东西横道和分水道七大炮台235门火炮各司其职,一一次第击发——
所有靶船,无不粉身碎骨或葬身鱼腹。
邓大人莫不击掌赞美,当场批准虎门立即按秋操配置守备兵员,即战时用兵状态,规模是平时的两倍多。
从此以后,虎门要塞炮群严阵以待,威风八面。
水师提督关天培关大人,雄姿英发,亲自驻节虎门寨,时刻等待着——
歼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