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一向以作战诡异而著称,哪有见中方作战部队就在眼前,而不加防范之理,所以,东山的表面现象不会是他的真实所在。
山头上的火光是野田故意亮给陶勇刚看的。
野田深知趁敌立足未稳,全力击之的道理,所以,他此刻摆出假像是想要麻痹对方,而真正的目的却是想奇袭陶勇刚这支刚刚到达的部队。
夜战并不是国民常军队的长项。由于他们深处于大西南,始终未经历过战事(与日本人作战)再加之其装备很差,素质不高。原来那些有战斗力的军人大多被调到中日正面战场。留在这里的虽不是老弱病残,但其军备状态也是可想而之。所以,诸多因素都显示出,此时的中方部队较之一路从缅甸杀过来日军相差甚远。这些,全都是日军在进攻中国本土前,其本部告知全军的中国状态。
对于每一个日本兵来说,他们把这些记的非常牢固,就是一句话,中国永远都战胜不了日本军队。虽说他们到达这里后,在过江时也死了不少人,受到了中方军队的一番打击,但最后,还是日本人占领了东岸,由此,野田全身上下都认为无论哪一支中国部队,全都是不堪一击。
野田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有它的历史原因。
日军从二次大战开始,说得再远一些,从九一八事变之后,他们无论是在中国东北,还是东南亚,甚至是太平洋,他们都显示出了非凡的战力,除了德国军队之外,日军不怕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更何况,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连肚子都添不饱的中国。所以,他们一进入战场,时适都掌握着主动权。
夜战,对于中国军队来说不行,那日本人就行了,这还真说不定。可日本人不怕,即使是没有经验也不怕,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把对手放在眼里,且在这方面又没有吃过亏。
出于种种方面考虑,野田决定要夜袭陶勇刚,再创造一个以少胜多的奇迹。
此时,野田只有百十人,而陶勇刚却是一个团。野田有这样的想法,可见其野心之大,竟然想来他个蛇吞象,也不怕自己被噎死。
野田有这想法也不是妄想,是从他的前辈身上学来的。在日本侵华之后,日军的一个师团,不也把国民党的百万大军打的溃不成军嘛!所以,野田才敢这样作。
野田是这样想的,当然也是这样做了。
就在中方军队接近东山脚下,准备继续向上突袭时,带队的一名连长却发现了下山的日军。
此番景况让双方都感到非常吃惊。日军想不到中方刚一到就向他们发起冲击,而中方也没想到,日本人竟敢丢下东山而主动出击。
但陶勇刚心里很清楚,他知道东山上只有百十个日本人,他们再能打,还能怎么地!而自己这一方可是一个团啊!不然,陶勇刚也不会采取这个打法。
即然遇到了,那就什么都别说,开打吧!
一时间,双方军队隔着黑夜朝着对方进行猛烈射击。
带队的野田没想到中国军队敢在夜里向东山进行偷袭。所以,一交火,他便感到非常意外,打吧!人家人多,不打吧!那就得往回撤,撤退没什么,可这面子丢不起。
野田就想,索性先把眼前的中国军队吃掉,而后攻入他们大本营,其结果也可能是意想不到。想到这,野田便命令日军向中方军队猛烈扫射。
日军的火力再猛,可这是黑夜,那时又没有夜视器材,打出的子弹未必都能命中目标。
所以,战场上的形势很快便出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谁也不再敢多向前迈一步。为什么?
趴在黑暗中,敌方看不见你,你是安全的。如果你站起来,很容易暴露在火光之中,那时,会有无数发子弹向你袭来。
所以,双方都有伤亡之后,就没有人敢再向前冲了。
陶勇刚得知前去偷袭日军的部队在山角下与日军相遇后,不但不着急,大喊机不可失。于是命令跟在突击队后面的一营迅速向日军发起进攻,同时又命令二营的一个连,从另一侧向东山发起进攻。
两个营从两个方向同时向野田发起进攻,这一下野田可吃不消了。
如果说,日军守在一个点上,用强大火力阻击中方进攻部队,也许陶勇刚的这个团短时间内就很难打破日军火力网。可现在不同了,日军放弃了主阵地,却把大量人员放到了没有掩体的山角。双方这这样一对阵,日军的人少现象,与中方的人多明显出现差距,而且他们的弹药也很快显示出不足。
打了一阵子后,野田没有得到什么便宜,便想重返东山,利用修好的工事再与中国军队决战。
可是,野田每走一步,后面的一营步步紧跟。陶勇刚早就发下话来,今夜一定要拿下东山,把小日本赶进怒江。
陶勇刚发出这样的命令当然有他的道理,他知道,过江的日军人数不多,现在占的仅是一个山头,如果倾全团之力,就有可能把它攻下。否则,时间稍长,日军会有大批军队过江。等到日军在东岸上站稳脚跟,那时再想把他们赶下江,也许就不是他一个团所能完成的了。
一时间,野田带人回撤,山下的中国士兵在后面紧跟。子弹嗖嗖地在日军屁股后乱蹿。日军哪吃过这样的亏,可他们不认又不行,再僵持下去,这些人就得被堵在山下,一个都别想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