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故年故事 > 第四十四章 视察连队关心知青

第四十四章 视察连队关心知青

金风送爽,麦浪翻滚,农一一二团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西北的七月,天气热得就像是一个火炉,一轮烈日直射大地,地表温度达到五十多度;抬眼望去,大地升腾起一片片白色雾岚。

“争分夺秒三十天!颗粒归仓庆丰收。”一一二团向全体战士发出倡议,要求全力以赴,大干苦干,做到颗粒归仓,确保丰收果实。

一连召开了动员大会,要求全体知青、老职工们积极行动起来,打胜夏季麦收的攻坚战。

按照连队的安排,全体人员早晨六点上地,晚上八点收工,每人每天收割任务为一亩地。连子弟小学组织学生拾麦头,做到颗粒归仓。连部食堂要搞好伙食供应,送饭到地头,标准要高,要顿顿有肉,馒头不限量。

连队党支部号召大家,要以实际行动响应团党委的号召,夺取夏收工作的大胜利。

早晨八点,旭日东升,朝霞满天,连子弟小学的学生们在刘校长及其他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唱着歌,向田野走去。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爱人民,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

……

学生们来到地里时,大人们早已割了很久时间的麦子了。学生们遂以班为单位,开始捡麦头。

收割第一天,赵天智又来到了一连。

赵天智戴着草帽,穿着白衬衣,蓝裤子,手里提着一双球鞋,挨地巡视着。

赵天智来到了知青排,看见一块块麦田地里,知青们都弯着腰,挥动着镰刀,“唰唰唰”地割着麦子。

“大景!大景!”赵天智大声喊着。

一块麦田地里,大景抬起头来,见是赵天智,赶忙放下镰刀,从地里跑了出来。

赵天智将手里提着的一双球鞋递给大景,说道:“四十四号的,我到青中开会时,专门找着给你买了一双,你穿一下,看看合适不?”

接过赵天智递过来的球鞋,一米九五的大景刹那间泪流满面。

在大景的记忆里,除了自己的母亲,还没有谁这样关心过自己。

大景的父亲是个车工,暴躁脾气,在大景的记忆里,父亲总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常在检查完自己的作业后,常常怒容满面,轻则斥责,重则就是一顿痛揍。

每到这时,大景的母亲总是袒护着大景。恼怒中的父亲则一把推开母亲,狠狠地摔门而去。

大景的父亲摔门走后,大景的母亲就开始数落大景,说咱贫苦人家,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呢。

大景闻言,心里自然是不服气,心想:还光宗耀祖?现在谁还学习?

大景心里不服气,就拿母亲撒气,气冲冲地说道,学习,学习,学习管用吗?人家有门路的不学习不照样参军、上大学?都是你们没有本事,让我跟着受罪。

大景的母亲被大景埋怨,也觉得是自己做父母的没本事,让孩子们跟着受罪了,就闭了口,不再说话,任由大景埋怨。

正在大景感到没有出路时,农建十一师来济南招兵了,大景考虑都没有考虑,立马便报了名。

当然,就算是大景考虑了,恐怕也是白考虑,他根本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

看着慈祥地望着自己的赵天智,大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深深地冲赵天智鞠了个躬,说道:“赵团长,大恩不言谢,大景我这一辈子,都会记住您的好”。

“话不能这样说!”赵天智闻言,轻轻地拍拍大景的肩膀说道:“你这样说话,事情就复杂了。要说谢,首先我得谢谢你们知青,你们大老远地来青河支援边疆建设,边疆人民感谢你们啊!大景,忙你的去吧,我再去别处转转。”

赵天智挨着地一边和人打着招呼,一边查看着麦收情况。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