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日落西山红霞飞,
女:红霞那个吹,
男:战士打靶把营归,
女:把营归;
男:风展红旗映彩霞,
女:映彩霞,
男: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女:满天那个飞。
合:misaolamisao
lasaomidaoruai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男:歌声飞到北京去,
女:北京那个去。
男:毛**听了心欢喜,
女:心欢喜。
男:夸咱们歌儿唱得好
女:唱的就是好!
男:夸咱们枪法数第一
女:真的是第一。
合:misaolamisao
lasaomidaoruai
夸咱们枪法数第一
……
在劳作了一天后,归途中的歌声反而是最为欢快、最为嘹亮的。
说真的,支边青年到边疆来,真的是受苦了。
要搁现在,他娘的,早跑完了。
那时候的人傻啊!一天到晚就知道个劳动,还高兴得欢天喜地,又唱又跳的。再看看领导们,这转转,那转转,美其名曰:检查工作。
支边青年来后的第一个夏天,齐书侠就看见一一二团团长赵天智来检查工作了。
赵天智团长是坐着团部唯一的一辆吉普车来到一连的,他是专门来了解支边青年生产和生活情况的。
赵天智坐着的吉普车刚一停下,赵虎、李文明、张有年、周子健等营连领导便迎了上来。
教导员李文明握着赵天智伸过来的手问候道:“赵团长,您辛苦了!”
赵天智笑着说道:“我辛什么苦?你们看,出门坐车,到哪都有人接待、问候,我都感觉有点脱离人民群众了。”
赵天智回应了几句问候话后,问道:“李教导员,最近知青的情况怎么样啊?”
李文明回答说:“还好,挺听话,肯出力气,就是有时候偷老职工家的鸡,搞得老职工不高兴。”
赵天智闻言脸沉了下来,但随即又舒展开了,对赵虎、李文明、张有年、周子健等人说:“都还是些小青年,都是从北京、上海、济南、青岛那么大的城市、那么远的地方来到咱们兵团的,说起来挺不容易,也不简单;你们记住了,只要有条件,一定要关心知青的生活,在能改善的情况下就改善一下知青的生活,总不能老是让知青偷老职工家的**?知青老偷人家老职工的鸡吃可不是什么好毛病。”
赵虎、李文明、张有年、周子健四人闻言,皆点头称是。
赵天智说:“走,看看知青去!”
赵天智便与赵虎等人一起向条田地里走去。
“这是农垦时栽的树。”连长周子键指着路边一排排白杨树和条田,一边走一边给赵天智及赵虎、李文明介绍着连队的情况:“那年,赵团长从八零八搞来了挖掘机,又从河南招收了一批开荒队员,大干了一个多月,修了路,植了树,真的是起了大作用了。你们看,有防风林带的这边,麦苗儿就长得好;再看山坡那边,光秃秃的,麦苗儿不抗旱,风也大,把麦苗儿都吹到了。赵团长,今年阁们种了将近五万多亩小麦,长势很好……”
周子健说着就进到麦田地里,拔了一颗麦苗出来,递给赵天智说:“赵团长,你看,这麦苗足有三十公分高吧?苗也很全,今年可是个丰收年啊!阁们还种了二百亩蔬菜,五百亩瓜果,到时候请赵团长来尝尝。”
看着随风翻滚的麦浪,赵天智心里十分高兴,听到还种了蔬菜瓜果,赵天智就更加愉快,高声说:“好好,很好。哈!老周,你就是不请我我也是要来的,你不给,我就派警卫班来抢。”
赵虎、李文明、周子健和张有年四人闻言大笑。
条田地里,知青们都在埋头干这活儿。
赵天智道:“知青同志们真的是辛苦了。”
张有年往条田里看了看,便向正在干活的知青们招手喊道:“同志们,大家都过来!过来!赵团长和赵营长、李教导员来看望大家来了。”
知青们闻听到喊声,看见张指导员招手,就都放下手中的工具,跑了过来,纷纷向赵天智等人问好。
“坐下,坐下。”赵天智招呼着大家说:“都坐下,别站着,咱们随便聊聊。”
知青们围着赵天智、赵虎、李文明等人坐下。
祁美丽正对着赵天智坐着,忽闪着两个大眼睛怔怔地看着赵天智。
赵天智看样子就是四十多岁,笔挺的身材,宽厚的肩膀,一张有棱有角的脸膛,战火与风沙也摧毁不了的白皙皮肤,一头自然卷曲的乌黑头发,在轻风中微微飘动,更显得富有朝气,英俊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