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珂带着指挥排继续来到家属区工地。
经过泡澡和一夜休整,突击队的体能整体情况明显好转,工效立刻有了提高。
中间休息的时候,王珂顺着脚手架,转到了无线班所有的搅拌机上方。他想看看李进,顺便想和他商量一下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全排学习两首歌。以前指挥排可是人才济济,在师农场时锣鼓喧天,乐器
现在指挥排能识乐谱的就俩,一是谷茂林,一是李进。
谷茂林从一年前就开始吹口琴、吹笛子、现在有事无事又拨弄他买的吉它。而李进则有一次无意中露了一手,这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吉它比谷茂林弹的还漂亮。
蹲到了二楼的跳板上,王珂发现李进正在水泥棚里叠袋子。
以前装水泥都是那种三四层的牛皮纸,而最近一批水泥则是很特殊的硬塑料袋。
这种塑料袋很厚很硬也很结实,关键是透明不透水。
“你要这些袋子干啥?”
王珂有些好奇,李进则笑着说:“排长,攒够了,全连每人一个,我们排每人发两个。”
“这袋子有用吗?”
“有啊!可以装衣服。”
李进有些小兴奋,话依旧简短,王珂却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果然是农村出来的,啥都是宝。
“排长,你先拿几个。”
王珂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然后便把李进招到跟前,说了一下教全排唱歌的事。
“排长,你说什么时候教?”
“今天晚上就开始学吧。”
“是。”
王珂转身站起来,继续回到浇灌点。他没有再去想这些塑料袋,也没有关心李进攒这些袋干啥?
但是到了晚饭后,李进却真的拿着几个中午洗好,现在已经晾干的塑料水泥袋站在了王珂的门前。
“报告!”
“进来。”
“排长,这几个我中午洗干净了,给你。”
“我要这些袋子有用吗?”王珂笑笑,他放下手中的书,看着李进,这真是个守财奴,啥都要。
“排长,这是宝贝。”
“什么宝贝?”
“排长,你说要做好打仗准备。南边雨多潮湿,器材背包有用,侦察班观察时,连人带器材可以套上。”
嗯?王珂听了一怔,这相当于是透明的雨披啊。把被子叠起来,再打上背包带,还真不怕下雨。别说侦察班了,无线班没有用吗?炮班的一炮手瞄准时没有用吗?这个李进,你说他有没有心机?
“嗯,是个宝贝,放我上铺。”王珂用手向上铺指指,继续看书。
李进出去后,立刻回班里。今天三个班都要在一起学习唱歌,王珂不太想去,因为这首《解放区的天》他会唱,他还是想静静。
南方摩擦,难免一战。老排长胡志军说的对,预则立不预则废。
人家三炮连都开始了学习,据说一班长罗绍环已经和三炮连的杨兵对接过一次。而我们炮连,有什么理由按兵不动。
今晚,他要为全排、甚至是全连做一份改装后的训练方案。
灯光下,王珂放下了书,挺=拖过马扎,又从炮弹箱里取出一叠信纸和笔,趴在床铺上,开始动手写起来。
“嗡……”一只蚊虫飞过来,按理说,这个季节不会有小虫子了,但是连队驻扎在这片北坡的小树林里,也属正常。
王珂点上一盘蚊香,但还是无济于事。拿起一本书扇扇,王珂放下了,他站了起来,一眼看到上铺李进放的几个塑料袋。
这种袋子很硬,王珂拿起来看看,灵光一闪,他从炮弹箱里取出一把剪子,“咔吱咔吱”剪了一面下来。
随手找了一截细铁丝,把塑料袋子一正一反叠起来。叠好后,在下面的三分之一处,用细铁丝一扎。做了一把扇子。
临时凑合一下吧,左手打扇,右手写字。
很快,王珂进入了思考中。
等到那边学歌差不多快结束的时候,王珂关于炮兵连军事训练的方案已经写的差不多了。
这个训练方案包括了三个部分。
炮兵连对榴弹性能熟悉的快速训练、步炮协同训练、指挥排的山地针对性指挥训练。
尤其是最后一个“指挥排的山地针对性指挥训练”,详细地罗列了包括军事地形学、雨雾天气下快速捕捉目标、防干扰通讯和个人体能训练等内容。
一听到那边学歌结束了,王珂立刻出门到隔壁去找王明生。
“王明生,你去看看李进那儿,他拆水泥袋上的线还有没有?”
“是。”
王珂前脚回到屋,后面王明生和李进都跟来了。
“报告。”
“进来!”
“排长,你找这线看干什么用的,不太结实啊。”王明生说着,拿出几根一米多长的线。
“来的正好,你俩琢磨一下,怎样把我的扇子美化一下?”
王珂从上铺拿起自己刚刚折叠的塑料扇,递给了王明生。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两人一看,立刻笑了。这点子也就是排长能想的出来,不过拙中见巧,标新立异。
“排长,我觉得这扇把可用绳子细细地缠起来。还有这扇页,最好能写幅字或画点什么?”
“写不了,塑料袋沾不上。”李进在一边冷冷地说。
“不对,我听说有一种油性笔,可以写,干了就不掉。”王明生立刻纠正。
“行了,你们俩帮助我先把这把加工好。”王珂说完,自己又把刚才剪掉一块的塑料袋扯了下来,按照这个做法,一条水泥袋至少可以做四把扇子。
在吹熄灯号的时候,王明生拿着一把折扇到了门口。
“报告。”
“进来。”
“排长,你看这样可以不?”
王珂接过他手中的折扇,一看,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扇子把用细密的线一圈一圈缠了上去,而折扇的折,也用什么给熨烫得非常整齐,扇子的上面,也修剪了一条弧度。不用的时候,用根橡皮筋一勒,筷子长短,去掉橡皮筋,折扇打开。看起来,挺像那么一回事。
“嗯,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