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一建军节,人民军队创建94年了。
这支军队能从失败走向胜利,在挫折中奋争,从苦难走向辉煌,成为当今世界不可小觑的武装力量,根本原因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人民军队的军魂。一代代、一批批有信仰的革命战士,则是这支军队打不垮、打不死的基石。
《烽火淬心》写到第二卷,故事发生地主要在川陕革命的根据地,也就是以现在的四川巴中市为中心的地区。
巴中市下辖巴州、恩阳两区,通江、南江、平昌三县,这里曾经是旧中国的第二大苏区,也是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
笔者与巴中革命老区的情感联系,可以追溯到五年前的一次偶然之行。
那时,笔者在成都工作,有一位姓张的律师朋友,是巴中平昌县人,他约我们几位同仁赴老区游玩,顺便考察几个优秀的贫困学生。我们准备资助一批品学兼优的山区学子。
第一次去的是巴中革命老区平昌县。在那里,笔者与同事走访了几所山区学校,与当地老师进行了座谈,还尽可能多地了解山区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那一次,笔者代表所在单位,为平昌县博雅学校捐建了校园图书室,并选定了资助的贫困学生。
从那年起,每年夏天,笔者都要去一趟巴中。有时在平昌看望孩子,有时带他们去附近的县市开拓眼界,有时和他们一起参观革命旧址,缅怀那片土地上曾经牺牲的烈士。
前年,我们去了巴中革命老区的核心所在通江县(作品中通安县),那里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所在地,也是苏区的实际首府。
可以想象,一九三零年代,面对突然出现的一支红军,当地群众是怎么的反应。从排斥到理解,从接受到支持。人民群众为了川陕革命的根据地做了很多很多贡献。
在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根据地烈士陵园,笔者带着孩子们去祭拜烈士。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在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为了保卫革命的成果,为了建立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难以估量的代价。
在这个全**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其中无名烈士17225位,牺牲在通江有姓名的外省籍贯红军烈士218人。
当时通江总人口不足23万人,就有4。8万余人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时仅4000余人幸存。傅崇碧、何正文、陈彬等10位通江籍儿女成长为共和国将军。
可以看出来,这里牺牲的烈士,绝大多数是当地红军战士。
烈士陵园所在的王坪村,也是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所在地。
1933年底,红四方面军为反对军阀刘湘的“六路围攻”,将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由鹦歌嘴迁于沙溪镇王坪村。
总医院担任收治前后方伤病员的任务,最多时高达数千人余人。由于当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成千上万的红军伤病员因伤势过重,且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在医院不幸光荣牺牲。
在医院附近掩埋的烈士多了,就在那里修建起烈士陵园。
1934年7月,红四方面军总部为褒扬革命烈士,决定在王坪烈士墓区修建了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