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郭君田婴得知,进宫面见齐王,道:“王上可否再思忖思忖?”
“寡人已思量再三,不用再说,明日派人打发了楚使便是。”齐王一言九鼎,田婴也不好再劝。
回到府中,田文、苏秦俱在。田婴告之齐王之意,田文便朝苏秦笑笑,之前学宫正宣堂他便对苏秦说过,齐国断不会跟楚国复盟,今日总算应验。
不过苏秦此刻倒并不这么认为了,他觉得齐楚复盟无望已成定局,然齐国对楚使遇刺一事绝对不过袖手。倘若齐国对楚使遇刺一事究查到底,到时事态必将发生重大变故。苏秦嘴上不再言明,心中早已估摸良久。
果然,齐王虽对楚国不屑一顾,然对于楚使在齐境遇刺事件倒十分关心,当然,齐王并非关心楚国使者,他恼怒的是刺客竟然在齐国境内杀人挑衅,企图对齐国不利。当即召见危布老将,重组“刺甲龙”,三日之内务必查得真凶。他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欲行不轨。
齐王的决定当廷一宣布,大家已然感觉到那滚滚而来的硝烟,弥漫整个齐国。苏秦从那一刻起便已知晓,齐国即将开战了。
“刺甲龙”不付使命,不出两日很快查明真相:果然是宋国所为。
齐王怒不可揭,对于这个狂妄不可一世的宋国,齐国早想扇他几光子了,迫于列国,一直手心发痒的强忍着。如今宋国居然又一次跑到齐国来撒野,是可忍,孰不可忍。目下秦国与楚国长期对峙,魏韩的主力也处于西方,这个时候齐国讨伐俨然是最佳时机,且出师有名,列国怕是不敢轻易干涉。
经过三日廷议,虽不泛反对之声,然齐国上下还是初步达成统一意见,一致认定伐宋战略。
田婴回到府中,召来田文、苏秦、侯赢等一帮年轻幕僚,问他们有何看法。苏秦认为不宜伐宋,伐宋还不如跟楚国复盟更为有利。时下宋国跟秦国关系微妙,齐国伐宋等于是向秦国宣战,压力吃紧,到时魏韩也说不准会跳出来对付齐国。齐国这次可要面临的不是一个宋国,而是整个秦魏韩宋四国联军的对抗。
齐国可有把握?
齐国可有胜算?
一个个现实问题铁板钉钉的摆在靖郭君田婴眼前,田文也迷惘起来。
然齐国伐宋已成铁板钉钉的事实,齐王当机立断,不容再议。
一时间,收集粮草辎重,采征军需盐铁,调度车马,磨练兵器,骑兵训练,整顿精锐技击,挑选精兵良将,作战统署安排,太史仆占卦,太庙祭祀……齐国上下忙得不亦乐乎。
却说公子策自上回与邹夫人一翻对聊后,一直在悄悄作备。不想果然如他所料,齐国要向宋国开刀了,一时喜难自禁,这一回,他是绝不允许自己再失之交臂。
从未上过战场的他连日来费思费神,跃跃欲试。他担心父王把公子戊编队,而自己又撇之一傍。不行,这一回他无论如何都得让父王同意他随军出征,上阵杀敌,公子戊能杀多少宋贼,他田策一样能做到,况且燕国公子平上回送他的那把承影剑一直未能派上用常,这回天赐良机,让他有了用武之地。
一连两日,他都呆在府中闭门不出,要么一整个上午把玩着承影剑,祈愿它能上阵多杀敌;要么来到后院一整个下午勤习剑术。在武功方面,他虽没有名师授教,也没有像公子戊一样受过系统的兵法研习,但好歹也受到过名将申缚指点,申缚也是先威王时大将,齐楚徐州之战败后一直隐退蛰居,公子策曾在公冶耇的指引下拜会过几趟申府,因而得到申缚的不少点化。公子策在剑术悟性方面并不比公子戊差,他也自恃可以超过公子戊,早就想着和这个在外人眼中一直比自己优秀的弟弟来个一争伯仲。
这一日,公子策兴冲冲来到梧台面见齐王。
“父王,儿臣愿意随戊弟一起上阵杀敌,报效齐国。”公子策一上殿,请了安后便单刀直奔主题。
“策儿此是何意?”齐王尚未回神,目下他并未正式宣布出征计划,虽大将军匡章近年来每有战事一直由他统率三军,但麾下三军将士尚未定夺。
“儿臣请求随军一起伐宋。”公子策再次坚定的说了一遍。
“策儿有一颗济世报国之心,父王甚感欣慰,然策儿乃齐国长公子,天生娇贵,从未上过战场,战阵伐戮乃嗜血之地,父王又怎能让你去过那种艰辛危险的戎马生活,你母妃也断然不依。”齐王看着儿子道。
公子策急了,“父王若一直把策儿藏着掖着,只怕策儿永远只能做父王母妃怀中的小鸟,除非父王从未想过让策儿将来成为齐国的大鹏。”公子策故作委屈道。
“父王当然希望策儿可以展翅高飞,为齐国独当一面,为父王排忧解难,为人父母哪有将儿女禁着捆着不让其飞的道理。”齐王固然明白公子策的心思,但一旦得知他迫于急切的要上阵杀敌,到底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