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带着超市去逃难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宣宁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包袱里的黍米,像是在看一整片金矿。

江大试探道:“我去借个锅给你煮着吃?”

“不!”宣宁语气坚决,护食一样把包袱往自己这边扒拉了一下。

这么贵的东西,是她配吃的吗?

她不配!

江大:“……”

小姑娘的心思,他真的不太懂。

江大放弃思考,看宣宁这么喜欢,干脆让她收着,自己则习惯性打量周围的地形地貌,顺便观察周围的人,哪些力气大哪几户有矛盾,都暗自留意,记在心里。

宣宁对着黍米傻笑了一会,把包袱卷起来收在怀里,黍米偷偷放进超市里卖掉,然后大方地又拿出一个压扁的馒头,掰开分给江大一半,自己拿着另一半乐呵呵地吃了起来。

当然,为了省钱,还是白面的。

江大已经麻木了,看宣宁刚得了一捧粮食就放开了吃,已经把她当成了不知人间疾苦的大家小姐。暗自叹了口气,把手里的馒头收起来,打算替宣宁存着,哪天存粮吃光了再给她。

这么想着,江大就看见宣宁吃完馒头,摇头晃脑左看右看,然后站起来拍了拍屁股,拿着包袱就往村长那边走。几个人凑在一起不知道说了什么,然后就绕到放行李的板车后面去了。

这是在干什么?

村长王长兴对此有自己的猜测。

他本来都准备睡了,毕竟五十多岁,年纪也不小了,比不得年轻人。逃难嘛,吃苦的时候还在后头,得早点睡,攒足力气明天接着赶路。宣宁突然过来,说想用这些高粱换五斤黍米,还拿出三个白馍馍,说是劳烦他们一场,这些是个心意。

高粱没有黍米好吃,不过村长打眼一看,就知道宣宁带来的高粱不止五斤。虽然不知道她是怎么藏在身上的,但是作为一家之主,为了一家老小的肚子,他自然是愿意换的。

点头之前,村长犹豫了一下,还是提醒道:“宣丫头,难处还在后头呢,你现在为了嘴馋,舍了这些粮食,以后怕是要后悔。”

宣宁愣了一下,索性把准备好的理由抛开,咳嗽了两声,故作娇弱,顺着村长的话往下编:“谢谢村长伯伯,不过我自小身体不好,最近这段时间吃不好睡不好,身上也没力气。在家时大夫就常让我吃黍子,现在也只好厚着脸皮来找您换一些了。”

村长:“……”

可以了,够了,想吃就吃,想换就换。

你这么“娇弱”,被你割了两刀的人知道吗?

村长挥了挥手,准备让她赶紧换完走人,眼不见心不烦。他刚想说黍子拿走馒头就不必了,扭头看见大孙子正流口水,话到嘴边拐了个弯:“大柱,去给她拿五斤黍子。馒头留一个就行了,去吧。”

村长家有一辆木质的板车,平时由壮劳力推着走,休息时一家人围着板车睡,生怕家当被人偷了抢了。眼下经由一家之主同意,这个严密的保护圈开了道小小的口子,把宣宁放进去,又很快合上,挡住了探究的视线。

交易进行的很顺利。

宣宁观察过,拿出来的粮食品种和数量都是仔细思考过的,双方你情我愿,自然没什么波折。

就是……看宣宁把一大包黍米零零散散地塞进衣服里,外表还半点都看不出来的时候,王大柱目瞪口呆,像是看了场精彩的戏法,他找了半天没找出破绽,还给宣宁竖了个大拇指。

宣宁:“……”

随便吧随便吧,挣到钱了怎么都好。

宣宁拿着扁扁的包袱,蹦蹦跳跳地走回去,路上仔细编好了剧本,一对上江大清凌凌的眼睛就卡壳了。

江大只是平静地坐在那里,气定神闲,像是看出了宣宁的窘迫,他声音清冷,没什么起伏,宣宁却莫名听出了一种大人对熊孩子的包容:“不想说就不用说,”江大侧了侧身子,对上她躲闪的目光,表情中透着坚定和认真:“不要说谎。”

宣宁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江大没有给她狡辩的机会,伸出腿,用稍大的声音向她讲解怎么按摩放松,不然明天上路就会酸胀疼痛,走起来很受罪。

旁边的人渐渐围了过来,人一多,宣宁也不好再凑上去说小话,稀里糊涂地上起了按摩课。

按摩很舒服,老师的声音轻缓好听,在夜色中带了些催眠效果,宣宁按了一会,头一歪,晕晕乎乎地睡着了。

第二天被叫醒的时候,前一天走太多路的后遗症已经出现了。宣宁已经没了第一天的好状态和乐观心情,精气神像被人抽走了一半,耷拉个头,苦着脸往前走,连账户里突破了两位数的存款都没让她更开心一点。

“还要多久到下一个城市……城池啊?”

柴火难得,王家村遇见井水河水都是直接喝生水,宣宁不好搞特殊,又怕寄生虫,一直偷偷喝超市里的纯净水。不过她留了一手,没把瓶子用一两毛钱的高价卖给超市,而是装好生水存在柜子里,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喝水也是一笔钱,宣宁一直小心控制着量,嗓音免不了有一些沙哑。

前面有个小土坡,江大扶了她一把,解释道:“运气好的话,天黑之前就能到。”

其实两城之间也没那么远,只是队伍里有老人孩子家畜行李,实在快不起来。

宣宁闻言振奋了不少,走过小土坡,再绕过一个拐角,路面平坦了一些,一边是山,一边是乱石堆,视野开阔了许多,但江大的表情却渐渐严肃。他快速观察了一边周围的地形,低低说了声“跟我来”,带着宣宁挤到了村长身边。

然后把宣宁往村长媳妇的方向一推,自己凑到村长身边,两人嘀嘀咕咕一会,村长吆喝了一声,整个队伍的气氛一变,壮劳力们把家当往媳妇或者半大小子手里一塞,自己拿着农具木杆站在了队伍外围,警惕地看着路的两边。

一阵诡异的安静,就连最小的孩子都被家长捂住嘴,队伍里没有任何声响。

正当大家都怀疑江大弄错了的时候,江大捡起一块石头,用力朝远处扔去。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