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改变 > 第五十三章 多尔衮再攻墙子岭 窑岗分兵又出击

第五十三章 多尔衮再攻墙子岭 窑岗分兵又出击

第五十三章 多尔衮再攻墙子岭 窑岗分兵又出击

崇祯皇上听到满清进攻墙子岭消息时,墙子岭守军已经抗击了一天。

那些平时看不起窑岗人,甚至想置窑岗人于死地而后快的文臣们这次却不计前嫌,要求崇祯皇上请窑岗人出兵相助。可是情况未明,满清还没威胁到北京,崇祯皇上还不准备请窑岗人出兵。因为刚刚为钦差的事儿,崇祯皇上在窑岗人身上吃了大亏。现在能不请窑岗人出兵还是尽量不求人。崇祯皇上心里还有一个算盘,那就是现在明军的实力也有所加强。上次一个窑岗人送来的火枪和手雷大部分送给山海关的吴三桂,也有部分分送给了长城上的关卡。朝廷兵部和工部也一起研制了和窑岗人一样的手雷,已经大批的装备到各关卡。明军的战力也是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崇祯皇上认为只要后援得力,墙子岭应该能守住。

李治安排在密云的情报站及时的将满清进攻墙子岭的情报发回了窑岗。因此窑岗人知道满清进攻墙子岭的消息,要比崇祯皇上早得多。

陈玉峰知道正北面漠北蒙古人的威胁已经解除,刘云他们撤回来的两个骑兵军,可以用在东西两面了。

这种决战式战斗是最符合窑岗人意愿的,不然要是到处追着这些蒙古人就麻烦了。可是窑岗人来不及庆贺,就又将骑兵第一军和骑兵第三军派出了。这次由周遇吉带领第三军向西从黄河西面绕过去堵住漠北蒙古人,支援西路;李威带领第一军从长城北面向东绕过去,堵住满清的退路。虽然都是长途奔袭,但是和刚刚进行的奔袭作战还是不同的。因为刚刚进行的奔袭和将要进行的奔袭,只能算是短途奔袭了。这次长途行动,要有马车跟随前进,这样才能保证军队长时间行动的给养问题。

为了出击的保密性,李威和周遇吉都是带着队伍向北前进,他们都是向北然后突然分头向东和向西。由于他们行动突然动作迅速,不会给细作送情报的时间。因为他们没有电报,想送情报靠快马根本来不及。用信鸽在这里短距离还可以,长距离很不容易,因为草原上的鹰特别多。长距离送情报很不安全。

其实满清确定了进攻的时间之后,就提前派出几路人马,快马通报和他们联合行动的蒙古人。当然给灰腾梁山蒙古人送信儿人一定找不到人,不过这已经没意义了。可是给黄河西面送信儿人却是完成了他们的使命,赶在周遇吉他们前面把情报送了过去。

漠北蒙古人这次是兵分两路,一路是从北面准备直接对付包头一带的窑岗人,如果得手的话,就可以过黄河把原来鄂尔多斯人那块宝地据为己有;另一路是从贺兰山出击,要先夺宁夏卫,如果得手就可以向兰州进军。

北路这些蒙古人做梦也没想到,窑岗人会主动出击,将他们堵在营地里。他们那些经常能取得不凡战果的战术也没用上,高速机动的骑兵也没用,几乎被全歼,只有几千人马逃回了漠北。不过逃的匆忙,没想到给他们沿着西路进攻的蒙古安达们送个信儿。

他们西路的蒙古兄弟这次集结有两万多人马,对宁夏卫是势在必得。

之前汗王们一再约束他们,不许他们惹汉人。因为汗王们根据情报得知,现在驻守这里的汉人,不同以往,他们手里的火器非常厉害。就连在中原横行无阻的李闯王的军队见到他们都望风而逃。而鄂尔多斯蒙古人跟李闯王打过几仗也是败多胜少,更说明他们实在是厉害,所以汗王坚决不许他们向汉人寻衅。

这两年不能到汉人那里劫掠,这些蒙古安达们日子过的很拮据。现在汗王们终于要向汉人开战了,这些早就憋足了劲儿的草原上的英雄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只是由于需要统一行动,汗王们要求他们隐蔽待机。这可让这些蒙古人非常难受。不过,蒙古人军纪严格,他们也只好执行。

至从鞑靼人将瓦剌人赶出贺兰山地区,他们就占据了贺兰山的北部西部。鞑靼人非常垂涎气候温和湿润的贺兰山东部平原地区。

历史上,中国的各个大山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那样几乎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它地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几千年来,先后有匈奴、鲜卑、羌族、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居留、放牧。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贺兰山基本上算是南北走向,南北长有二百多公里,东西宽有二十到四十公里。贺兰山山间有数个东西向山谷,著名者有贺兰口、苏峪口、三关口、拜寺口,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

窑岗人占据了宁夏卫之后,对贺兰山上的几个关口都进行了加强。特别是都加筑了炮台。李魁来到宁夏卫之后,他知道黄河以东的防御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他就把重点放在了对贺兰山以北和以西的防御上。贺兰山易守难攻。不过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西面坡很和缓,不像东面的这么山势陡峭。因此从几处山口向西出击也很容易。李魁可不是一个只想守的将军,要不是陈玉峰一再要求西面只守不攻,恐怕李魁早就坐不住了。

陈玉峰和欧阳鹤都亲自考察过贺兰山,他们也深知这里防守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才决定让李魁这样一位将军过来守御。李魁看起来像一个粗人,其实不然,细的时候他心比谁都细。而且这人心理素质极好,这与他的经历有关。有些东西不是能学会的,必须又说经历才行。

李魁得知蒙古人集结的消息后,派出了很多探马斥候越过贺兰山进行侦查,也大致清楚了,有一两万蒙古人要来进犯。对付这一两万人进攻,李魁倒是不担心,李魁想的怎么能歼灭这一两万人。因此他向宁德请求,将他手里的骑兵军调过来。可是宁德已经将骑兵第二军的两个师调到嘉峪关去了,只给李魁调来一个骑兵师。不过,宁德把步兵第二军的一个师也调给李魁。好在第二军的马也不少,有事的时候步兵也可以靠马匹进行快速机动。贺兰山东侧也是半农半牧区,更不缺少战马。李魁这边还有一个水军大队。他们有几艘拖船可以拖着驳船,在黄河上来回巡逻,驳船上炮可以威慑岸上对手。

蒙古人不傻,他们清楚窑岗人的优势,所以他们都集结在贺兰山西侧远离黄河。

李魁心里有数,凭着他们手里的火器,那些蒙古人想越过贺兰山的几个关口是不可能的。就是他们冲进贺兰山,到了宁夏平原,他们也难逃窑岗骑兵的围堵。

可是一直没有吃过窑岗人亏的那些贺兰山西面的蒙古人,并不清楚这点儿。他们一直听着别人说窑岗人如何厉害,他们是一直不相信,谁能阻挡住他们蒙古铁骑的集团冲锋。现在他们两万多蒙古精兵聚在一起,这可是无人能敌一股力量。

周遇吉带着骑兵第三军向西,从北面越过乌梁素海,再沿着乌加河向西,然后再向南,沿着沙漠的边缘直达贺兰山,从贺兰山北面绕到贺兰山西面。和李魁用电报联系了之后,确定了蒙古人营地的大致位置。周遇吉知道机会来了。就在周遇吉他们带着队伍,赶向蒙古人的营地的时候,李魁那边又发来电报说,蒙古人很可能已经不再原来的位置,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向贺兰山口发动进攻,大有一举拿下贺兰山口的意思。因此蒙古人大队人马不可能再留在原地。他们大队人马很可能都会移驻贺兰山口外面。

周遇吉让人翻出贺兰山地区的地图,和大家商议说:“蒙古人进攻贺兰山口。他们不会想到我们会从他们后面兜上来。我们从西面围上他们,然后请李魁他们从贺兰山口反击,我们就在贺兰山口外面围歼这两万蒙古人。”

有人说:“其实不用李魁将军他们出击,只要他们守住贺兰山口就行。我们每人平均两个多点的任务,应该轻松完成了。”

周遇吉看着地图说:“问题是,我们从西面开始的包围圈儿太大了,各处兵力分散开了就显得很薄弱。要是蒙古人发现不好,集中一个地方突围,我们就不好办。”

骑兵第三军军长说:“我看这样,我们现在有三个骑兵师,三个运输团。我们就把三个运输团,当一个师用。由他们依靠车辆组成一道防线,负责南面。一师和二师分别负责西面和北面。第三师负责机动,和集中起来的炮兵在正西面。哪面发现有逃出去的蒙古兵第三师负责追击。我觉得他们向南面突围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那边不是他们的老家的方向,所以让运输团,依托车辆在南面设防。”

这时候侦查回来的探马报告说,蒙古人的营寨的确不在原地了,他们都移到了贺兰山口的西面。进攻贺兰山的蒙古人攻的很厉害,他们调用了很多大炮向贺兰山关口进行攻击。

周遇吉说:“没事儿,蒙古人占不了便宜。我们就让他们打一天,明天他们出战,我们就围上他们。”

李魁得知周遇吉大队人马到了之后,知道围歼眼前蒙古人的机会来了。要是能把眼前的蒙古人灭了,贺兰山就能换来几年和平。那时候,或许是蒙古人不来,我们也该出击去找他们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