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23号界碑 > 第31章 程思佳高反了

第31章 程思佳高反了

喀喇昆仑,源自突厥语,意为“黑色的磐石”,平均海拔6100米以上,8座山峰超过7500米,其中有4座超过8000米,最高峰乔戈里峰高达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

喀喇昆仑山脉耸立于青藏高原西北侧,连接着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及昆仑山脉。终年低温,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温度变化巨大,并常有强风。

到达叶尔羌之后,部队休整两天,作为从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的过渡和适应。

叶尔羌是一座不大的县城,但是却是一座兵城,有多支部队在这里驻扎,也是高原守备部队的留守处。

徐长卿他们就被安排在留守处大院内的一块空地上扎下帐篷住宿。

留守处门口有一个小超市,程思佳和沈磊去溜达了一圈,回来后抱怨超市里的东西太贵了。

徐长卿笑笑说,“这里是上高原之前能够补给的最后一站,再加上这里距离大城市太远,各种生活物资运过来,运费也不会便宜了,所以,这样的价格,你爱买不买。”

沈磊掏出刚买的打火机,显摆着,“徐参谋,你看我这个打火机怎么样?双头的。”

徐长卿接过来打量了一番,这个打火机上面有两个滚轮,拨动的时候,同时摩擦火石点燃喷头。

沈磊说,“超市老板说,山上氧气稀薄,一般的打火机根本打不着,这种打火机是高原上专用的。”

徐长卿笑他,“你被老板忽悠瘸了吧?”

程思佳说,“忽悠不忽悠的,不怕,万一呢,有备无患啊。”

说着掏出两个打火机,递给徐长卿一个,“我帮你也准备了一个。”

徐长卿有点哭笑不得,但是还是要感谢程思佳的一片好意。

叶尔羌驻扎着818医院,常年奔波于喀喇昆仑山上,对高原病的防治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休整期间,818医院高山病防治研究所的钱主任特意给即将奔赴高原执行任务的官兵上了一堂高原病知识的教育课。

听完课之后,徐长卿觉得高原病也并非那么可怕,如今,医疗条件的改善,医学水平的发展,让一场感冒就引发脑水肿、肺水肿甚至夺走官兵生命的病例变成了极少数。

这两天,上级把配发的物资相继运送过来,防风眼镜、羊皮褥子和羊皮大衣发到了每个人的手里,新型高压锅、野战炊具配发到了各连炊事班,卫星电视接收器配发到了营连。

上高原之前最后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出发前的前一晚,从前指开会回来的谢乘风召集所有的驾驶员、带车干部和士官,对着地图,把路线给大家再次作了一遍详细的说明。

这一路上,大部分是沥青铺装的公路,只有个别的地方是砂石路面和翻浆路,双向双车道,来往车辆以地方大货车居多,这些司机对路况比较熟悉,车速都非常快。

沿途傍山险路较多,有些路段弯度急、坡度陡,个别地方路基松软、地基沉降,有陷车、侧翻的危险。

从天气预报的情况看,气候复杂多变,很有可能遭遇大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沿途要相继翻越几个达坂,都是因海拔高、路况险、难跨越而闻名。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海拔迅速升高,气压急剧降低,会出现耳膜鼓胀等不适症状,甚至开始出现头晕、乏力等初始的高原反应。

谢乘风的一席话,让刚经过两天休整的大家把心悬了起来。

初次上高原,所要面对的环境、气候,都是陌生的。

面对未知,心里都会有恐慌。

虽然818医院的专家说高原并不可怕,大家会很快适应。

但是,大家仍然会有些担心。

第二天,车辆集结,按照序列编队出发。

在叶尔羌县城边缘,横跨公路耸立着一个巨大的拱门,上面是一个巨大的数字“0”,公路旁的第一个里程碑显示“0”。

这里,即是这条进藏公路的起点。

车队向南,一路爬升。

沿途的风景随之转换,城镇、村庄渐渐稀少,绿色的植被也逐渐稀少,直至全部变成荒芜的戈壁,甚至远处有连绵的沙丘。

行驶两个小时后,经过一片繁华的小镇。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