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伦威尔傻眼了:“您,您确定?!”
十万磅?!
这个时代的人,哪怕是稍稍有些见识的平民,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更别说克伦威尔在见识这一块,属于顶尖的那一批。
“当然确定,有什么问题?”
“不,我,我只是不敢相信。这些作物在英格兰会有这么高的产量。”
“这是它们在西印度的产量,不等于说它们在英格兰也会有这么高的产量。”
“为什么?”克伦威尔大惑不解。
朱厚烨答道:“我们故乡有句话叫做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意思就是说,即便同一种植物,因为种在不同的地方,会因为温度、雨水乃至土壤的不同,生长状况也会有明显的不同。条件适合,它们就能结出甜美的果子,条件不适合,结的果子只会又酸又涩,如果条件完全不能满足它们结果的需要,它们甚至只开花不结果或者连花都不开,收成就更别指望了。”
“还有这样的事?”
“是啊。不止是橘树这种乔木,就连藤蔓类的作物也一样。我们曾经吃过大亏。”
“大亏?怎么会!”托马斯·克伦威尔道,“我是说,我很好奇。请问,您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吗?”
是怎样的大亏,让这位亲王如此黯然神伤?
“事件的主角叫红薯,又叫红苕、地瓜,是一种生长在热带雨林里的藤蔓类植物。它在雨林里,块状根茎非常发达,每个能生长到半磅重,每英亩至少能收获十二万磅,是当地重要的口粮作物。可是被移植到我的故乡之后,大家错愕地发现,哪怕是最肥美的土地,它也只长叶子。”
“您的故乡,肯定曾经对它寄予厚望。”
“是啊,那可是十倍产量的作物。”朱厚烨苦笑。
历史上的明王朝的确引进了红薯并对红薯抱有期望,毕竟明代正处于小冰川期,全国粮食歉收,正需要红薯这种高产的作物。结果刚刚进入中原的红薯就是不长根,一直到一百多年后,清王朝建立,红薯也适应了中原的气候,这才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清王朝的统治者捡了便宜不说,还因此自认天命所归。
细想来,历史对他的民族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克伦威尔道:“那么,亲王殿下这是有把握种好这种作物喽?”
“大约七成吧。不过,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大同小异。”
“真的?真没有想到,亲王殿下竟然连农夫的事情都懂。”
欧罗巴的贵族们可以不识字,但是一定要会骑马和跳舞。至于农事,那是贱民才需要懂的东西。
虽然克伦威尔很不喜欢这样的论调,但是他承认,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等级世界,贵族的确没有必要去了解农夫的事。
朱厚烨道:“我们的传统就是如此。在我的故乡,一个贵族乃至官员,可以不会跳舞,可以脾气暴躁、粗俗无礼,但是绝对不能不懂农事。”
“为什么?”克伦威尔大惑不解。
“因为我们的平原相对较少,所以耕地也少,面对庞大的人口,粮食生产严重不足,历代王朝想要长久,就必须重视农事。所以每年春天,在播种之前,国家都会举办劝农礼和亲蚕礼,表示对农事和收成的重视。即便是皇帝,也要拿着农具去田地里比划两下。某地粮食歉收,皇帝要能够分析原因,以防止被人愚弄。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可不行。”
克伦威尔就问:“竟然是这样!您的故乡粮食生产这么紧张,要如何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呢?”
朱厚烨停住了。
他深深地看了克伦威尔一眼。
克伦威尔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请问,有什么不对吗?”
朱厚烨道:“我记得,你刚才自我介绍,你是一个律师。”
“是的,我的确是一个律师。”
“那么,你竟然连税的本质都不懂吗?”
这根本就是一个送命题!
亏这家伙问得出口!
这家伙打算把他送上火刑架吗?!!!
“我……”
“好了,想必大主教猊下有很多工作交给你,我就不留你了。”
朱厚烨几乎是毫不客气地把这家伙撵了出去。
克伦威尔一走,努迈神甫就大声道:“这家伙!我看他根本就是一个异教徒!”
竟然质疑教会的权力!
蒙托邦神甫却更关注另外一件事:“亲王殿下,请问您对什一税怎么看?”
朱厚烨答道:“入乡随俗这么简单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说完,他也离开了房间。
太危险了。他还是去照顾那些花花草草吧。
这次他从马德里带回来的,包括块状发芽的土豆、挂果的西红柿苗、玉米、花生等美洲特有农作物,他正愁钱粮的事呢,哪里有时间管东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