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事发突然,武松在运功修炼,没来得及收功,此时有些气血不宁,内劲混乱,脸色通红。这就是武松功底扎实,要是换成旁人说不定就走火入魔了。既然老虎没有急于再次进攻,武松也正好利用这个空档调整下。
老虎没有给武松更多的时间就再次横空跃起,那硕大的身躯就像小山一样,两个前爪就像尖刀相仿,从半空朝武松抓来。
一来武松现在气血不稳,二来老虎气势正足,不能与之硬拼。
武松一矮身,从老虎身下躲过。老虎扑空,紧接着身子就往后一坐,用屁股来撞武松。
武松就势再往前一跳,没有撞着。老虎见没有撞到,吼一声确似半空打个霹雳,震得树枝树叶唰唰直落,竖起钢鞭似的尾巴冲着武松的腰就扫来。
武松又是一跳躲开,这一尾正扫在旁边一颗海碗粗的树干上,把这颗树拦腰打断。
老虎三下没打着武松,又转过身来,再次朝武松扑来。
原来老虎就三招,一扑,二掀,三剪。三招过后重来,每过一回气势就减弱几分。
一扑,很好理解就是利用利爪与身体的重量惯性,把猎物扑倒,然后用嘴咬住咽喉一击毙命。这是大多数猛兽管用伎俩。
二掀,也叫胯打,是用身体的优势撞猎物,轻者把猎物撞倒,重者就能把骨头撞断。这一招还有个名字叫老虎大尾窝。
据说老虎身后最难看人,但是每当老虎进窝时,必先屁股进去,然后缩着往后退,头在外观望,看有没有什么危险,然后再进入。这也是兽类对自我意识的保护,但是只想到外面了,并没有想到里面的危机。也许老虎自认为,自己的窝有自己的气味一般的兽类不敢占据吧。这也是李逵在沂岭杀四虎时,母虎从外进窝,李逵才从**把腰刀插入母虎体内的。
三剪,就是用钢鞭似的尾巴扫猎物。这老虎的尾巴可不像其它猛兽,只是在奔跑时起平衡作用。老虎不善于追逐猎物,而且事先埋伏等待时机偷袭。所以这尾巴也是它一大利器。
在我们那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老虎是猫的徒弟。最初时老虎空有强壮的身体并不会任何技能,而猫却是捕猎能手。所以老虎就拜猫为师,请猫传它捕猎技巧。
猫有四绝,前三绝就是扑掀剪,第四就是上树。猫把前三招教给了老虎,而第四招保命的本领没教。
老虎在学会了三招后,自以为成了,就要杀了猫。因为老虎是百兽之王,却拜猫为师传出去让兽笑话。所以它就向猫扑来,猫早就防着呢,见老虎扑来,嗖一下,就窜到树上去了。老虎扑空干在树下转悠,上不去。猫从树上逃走了,老虎也悻悻的离开了。
这是个传说,没有任何依据,也可能是给照猫画虎留下的借口。毕竟都是猫科动物有几分相似,但是却经不起推敲。这掀跟剪,猫的身体重量在那摆着呢,它的食物也只不过是老鼠鸟类等,这掀能把老鼠撞倒,还是尾巴能把老鼠打死啊?所以这也只是当个故事听而已。
不过猫还是挺厉害的,我在老家养过一只,曾抓到过一只野兔,我不知道它是怎么办到的。
由动物想到人,动物传授本领时都知道留一手,人更是如此了。在古代这技艺可是不会轻传的,即便传给徒弟了,也都会自己留个绝的,要不教会徒弟师傅吃什么?等到最后才找个能传衣钵的人,找不到或没来得及传的只能带入棺材了。这也是为什么好多技艺失传的原因。
闲话说多了,再说武松跟老虎。老虎几次三番都没扑到武松,气势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武松经过短暂的调整,基本把气血理顺了,内力也不再乱窜,都平稳下来了。
这时老虎再次扑来,武松已经对老虎的伎俩了解了,这次他没有躲远,而且往后退了数步。正好老虎的前爪搭在武松面前,双刀还在树上挂着呢,没来得及取下来,武松只好就势抓住老虎顶花皮,老虎挣扎着咆哮,前爪刨地。
武松用力摁住不放松,老虎翻不得身。老虎扑了半天力气用尽,武松刚调整过来,更是全力以赴。
不管是人还是动物,这身体要动,头必先动,只要把头固定住了,就很难起身了。
武松用脚只望老虎的面门,眼睛,脖颈处一阵乱踢。老虎吃痛咆哮,前爪刨出个土坑来,武松用力把老虎嘴摁进土坑里。
老虎被武松弄的没有力气了,武松顺势坐在老虎身上,腾出右手用尽全力,对着老虎的耳门就是几十拳,只把老虎打的眼鼻窜血,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
武松不放心,又用左手打了几十拳,老虎彻底不动了,这才停手。武松的一双拳头都打麻了,坐在老虎身上喘着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