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帝不如自己的父皇般软弱,自然不会任由她拿捏,何况他一直对自己的儿子被强行定下婚约一事耿耿于怀。现任的桓国公是庆延大长公主的儿子,在强势的母亲的阴影下,每日只会纵情作乐,对皇家态度不如自己的祖父和父亲那般强硬。因此,大长公主一时也无计可施,唯有发散人手去京中寻找,掘地三尺也要誓把那个孽种找出来。
甄皇后早就防着她这一手。她也曾经犹豫过要不要处理掉这个孩子,基于种种原因荣帝和她最终决定留下它,况且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的血脉被旁人抹杀。只是方姑娘不能留在京中,离得远了皇后又怕鞭长莫及,就想到把她藏在灵山的皇家山庄里。那里是皇家的产业,桓国公府就是手再长也伸不进去。大长公主以前也常去那里小住,但是作为三朝公主,灵山她早就去腻了。阴差阳错之下,她竟然一直没找到方姑娘的藏身之处。
当初方博士找不到女儿也是因为甄皇后的命令,毕竟多一个人知道,方姑娘和孩子就多一份危险。想来徐恺转告给杜启明的那番话,更多的是皇后的授意。
后来,太子妃产期将近,大长公主也只能把更多的关注度放回在孙女身上。
话说回来,因为担心太子妃和大长公主的责难,杜家夫妇很是提心吊胆了一段时间,不过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家把他们夫妻二人的作用瞒下了。他人二人猜测,中秋当日是以长公主和舅舅为主导,若是桓国公府要发难,也是把矛头先对准公主府。这般想着,对舅舅和舅母的愧疚又加深了。
杜晴若感受到父母的焦虑,她一个小娃娃虽然想帮忙,但是也力不从心啊。就算是她,在现代得罪了这般大有来头的权贵,除了期盼社会的公平公正,也别无他法,更何况是在这种封建的皇朝。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彩衣娱亲。既然他们希望自己当个淑女,就努力地表现得像个淑女。连杜老夫人现在都称赞她言行举止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当然,”她看了看一旁的张嬷嬷,暗暗叹气,“也不看看礼仪老师是谁。”
如今,小小的杜晴若除了语文书法算数,还多了门礼仪课。公主府最开始送张嬷嬷过来是为了教养小姐少爷,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因为熙哥儿还小,张嬷嬷把所有关注力都放在杜晴若身上,细到连净手要怎么做,大到行坐走卧的姿势,她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不愧是皇宫里出来的嬷嬷。”杜晴若感叹,“我这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何止是今日,她来到这里后每时每刻都觉得自己像个土包子进城。若是以前还有点现代人的自得和优越感,现在早已认清了事实。她觉得自己还算幸运,来到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虽然这里的一切跟她想象中的古代不一样,没有听说哪个朝代有轮船,火车和小汽车的。哦,末代皇朝?那个不作数,他们没有研发顶多算外国引进,而且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造成落后就挨打的局面。
杜晴若一边感谢着太/祖的高瞻远瞩,一边又好奇他是不是穿越者的身份。就连那个梦见仙人的故事,她都怀疑是不是他在梦中去了现代,所以才会在登基后大力推动皇朝的改革。不过看来他只学到了一些大方向的内容,比如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一夫一妻制的实行。还有许多根源上的改革不是他能以一人之力做到的,杜晴若深知,这可能要举数代人之力才会完成。
大齐的世家们享受了科技带来的便利,却不肯在自己的利益上做出退让,而且他们盘根错节,很多时候利用联姻来巩固彼此的利益。这样看来,德隆公主和徐驸马的结合完全是逆反了当今的潮流。不过他们的故事的确很受百姓尤其是读书人的追捧,毕竟哪个书生没有做过富家小姐以身相许,狐女报恩,甚至是公主选驸马这等美梦呢?徐探花是朝中公认的才貌双绝,并且父母双亡,出自平民之家,全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殿前,因此他在民间学子的心中,地位极高。
在皇室有意无意的干预下,有了德隆公主和徐探花的榜样在前,大部分宗室女后来都不是许配给世家,而是选择了靠科举晋身的有为青年,其中不乏安帝和荣帝亲手培养起来的能臣,就连太子杨旭也是读书人中有口皆碑的礼贤下士。
只是朝堂中的一切暗潮汹涌暂时与杜晴若无关,她还是一个小娃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