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渊成为大唐皇帝之日起,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就不停地在他的心窝里打转转、日夜困扰着他:
我李渊是否能够坐稳皇位、攥稳皇权?
我李家能否坐稳江山?
我李家的江山是否能够长久、香火是否能够延续不断?
老李觉得自己必须尽快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这些问题乃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事关自身和大唐前途命运的问题!马虎不得!
关于这些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李渊深感自己的姨丈杨坚的家庭悲剧就是一个前车之鉴、一个血腥的教训!仅仅37年就丢了江山,连屁股下面的龙椅都还没有捂热!我李家绝不能走他老杨家的老路啊!
在他内心,他认为从眼下一直到自己闭眼之前这段时间里,第一个问题无疑也必然是头等大事,因为那是皇权问题,也就是根本性的问题、原则性的问题、你死我活的问题,他必须要保证自己的臀部能够稳稳当当妥妥帖帖的粘在皇位上、自己的双手能够牢牢把握住皇权这根权杖,绝不能够让他人将他拉下宝座、夺去权杖。
这里说的他人,既包括李家以外的臣子,也包括李家自家人。说白了这“自家人”就是指他自己的亲生儿子们,还有亲戚们(如堂、表兄弟们,或侄儿或外甥们)。他老杨家的悲剧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和现实教材。
他觉得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任何人要想对他篡权夺位,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有这个动机,也就是那些想把皇帝拉下马的人;
第二,有这样的勇气,就是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人;
第三,有这样的能力,就是有能耐把皇帝拉下马的人。
首先,谁会有这个动机呢?理论上说,周围每个人,包括皇子和臣子,都有可能是胸怀狼子野心的乱臣贼子,有谁不想做皇帝?谁要说不想,那绝对是虚伪。
为此,自己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时刻监察这些人的新动向,防止那些居心叵测的人篡位。
也因此,老李对身边的人时不时都会做一番“望闻问切”式的试探和甄别、日常生活和共事时的观察、以及推理判断式的比较研究,并对其中每个人可能产生的夺权动机和潜能做了一个表格式的排序,不敢说心中有数,但大致上的看法还是有的,虽然这些看法时不时会得到更新和修正。
总体上,李渊对非李家人是不放心的,他的逻辑很简单,即使是李家人都不一定靠得住,非李家人就更要防着点了。这也是为什么迄今为止,他总是把军权牢牢地握在李家手中,除了二郎李世民作为李家在军事武装上的绝对权威代表以外,凡是独立领兵的将领基本上都是由李家亲人(如李渊的侄儿或外甥)做主帅(譬如李神通),真正的战将做副帅辅助(譬如李靖)。
这样一来,身边臣子们造反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他们之中能够符合上面三个条件的人几乎没有,至少现在没有,即使有也相对好办,自己的儿女们就有能耐把他们给灭了。
但是,对亲戚们也得当心,特别是什么堂哥堂弟之类的,我不就从表弟手里硬生生的巧取豪夺了他老杨家的江山吗?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就一不小心给自家亲人竖立了一个鲜活的亲戚夺皇位篡皇权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