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要回到五个月前,也就是义宁二年梅月(公元618年1月)。
此时的李三娘已有8个月身孕了,她已经被父亲和夫君严厉禁止参与朝廷和军队任何事务,并被强令在辅兴坊的家里养胎,她的娘子军基本上全数交给了二弟李世民。
安静下来,回复到了过去与夫君柴绍两人世界的生活,忙碌了大半年的李三娘一下子还变得不习惯了,总想没事找事,干点什么,百无聊赖的她突然想到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多读读书,给儿子进行胎教。
她想:儿子在她肚里已经练了7~8个月的骑术剑法,现在应该学点诗赋文章了,这样,他一出世就文武双全了!不是吗?得像他阿耶柴绍一样,威武英纵、聪敏机智、武可护国、文可辅邦、义薄云天!
读什么书呢?李秀宁选择了《切韵》。那是当时唯一的一部韵书,也是人类历史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它成为后世一直遵循的语音系统,也是创作近体诗的韵律根据。平阳从小就喜好作诗,自从嫁给柴绍后至今,她已经断了好些年没有写诗了,只有断断续续地偶然吟作几首。小时候,《诗经》和《道德经》都是父母所规定的他们兄弟姐妹们的两门必修科;《诗经》是由中华诗祖尹吉甫作为主要采集者的一部诗集,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这个地球村最早的诗集;《道德经》是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李秀宁想结合《诗经》和《道德经》来研读《切韵》,提高一下自己的作诗水平,同时也胎教儿子学会吟诗。
这天食时(7:00~9:00),李三娘正在用早餐,秦王的结发妻子长孙无垢上门来了,她送来了自己亲手做的药材炖鲜鱼汤,要给三姐补补身子。
这位长孙氏就是后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一代贤后的长孙皇后,她的小名叫观音婢,十三岁那年就嫁给了十六岁的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
自从李三娘开始在家养胎之日起,秦王就一再叮嘱观音婢,一定要多去看望三姐,最好每天都来一趟。观音婢此时还没有生育,也不太懂养胎之道,但她专门找了几个有名的大夫(包括药王孙思邈在内),向他们询问关于养胎的食谱,并且按照他们的方子,隔三差五的就给李三娘送吃的过来。
由于在兄弟姐妹中李三娘与秦王最要好,所以李三娘与观音婢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亲密无间的“闺蜜”了。李三娘见到她就高兴的不得了,一个劲地妹长妹短的。
要说这观音婢呀,真叫一个“神仙妹妹”,那脸蛋———黛眉含笑清丽脱俗的仙女面孔,最可爱的是她左右两颊上的小小酒窝,跟许晴脸蛋上的那对小酒窝很相像,煞是迷人;那身段———九头身黄金分割的魔鬼身材;那气质———就那种只应天上有的不食人间烟火;还有那一举一动,哪拍只是颦眉眨眼、翘唇浅笑、纤指拂发,都充满了仙气和神韵,但她的性情和接人待物却又是那样的接地气,她自信而谦卑、大方而婉约、热情而优雅、娇媚而贤淑、开朗而端庄、灵动而稳重,十足淑女范,就是一个大成者男人背后的女人。
特别有意思的是,她平日里双手玲珑纤指总是捻成莲花指状态,那绝对不是做作,她天生就那样,是自然而然的。瞧,她端汤上案的手型也是莲花指的,这是否与她的小名“观音婢”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李三娘对观音婢,从来不客套不见外,她一手揭开沙煲盖,张口对着冒着热气的靓汤大大地吸了一口气,说道:“观音妹,这是什么好烫呀?里面是什么汤料呀?”“观音妹”是李三娘对观音婢的专属称呼。
“观音妹”笑了笑说:“三姐你小心别烫着了。我给这味汤儿取了一个名字,叫‘银莲百子汤’,里面有刚刚从湖里捞起来的斑鱼肉,加上预先以慢火炖好的药材,其中有银耳、莲子、百合、枸杞子、芝麻子、和山药。大夫说了,养胎饮食宜清淡温补,所以我就试着给妳做了一碗,看妳喜欢的话,我每隔两日就给你炖一锅来。”
“哦……我明白了,因为用了银耳、莲子、百合、枸杞子和芝麻子,所以妳把它叫做‘银莲百子汤’,太妙了!取了“百子”的好意头。还是我观音妹有才!可妳真想我生养百子啊?”
“我哪有三姐那么有才呀?我还没有解释,三姐就已经猜出这道汤名的奥妙了。是啊,像三姐这般百里挑一的娘子,就得生养百子。”观音婢是真的佩服和喜爱李三娘,不仅仅因为她一手创建了娘子军,又将娘子军交托给了自己的夫君李世民,还因为她学识过人、才智超群,而且自从自己嫁进李家,三姐从来都待自己如同亲妹一般,所以观音婢对李三娘有一种天然的信赖感。
就说这次平阳捣鼓着要将阴世师之女阴月娥嫁给夫君做妾一事,要说换做其她女人,那一定含怨带恨的,但观音婢却没有任何一点不悦,反而是对阴月娥姐弟俩非常的好,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姐弟一样,从不摆谱,更无以大欺小、以主侮客,平日里问寒问暖,有什么好东西都不会忘记给她姐弟俩一份,因为观音婢相信三姐,她说阴月娥好,那肯定差不了。而且,她心态放得正,在这方面,她绝对不干涉夫君,男人嘛,谁没有个三妻四妾的,更何况夫君已经身为秦王。
观音婢这种态度和作为不仅仅让阴月娥对她七分爱戴三分敬重,而且事事听从秦王妃的安排。阴月娥明白自己和弟弟捡了一条命,能够做秦王之妾,本来已是上几代祖宗修来的福气了,又碰上一个如此宽宏仁慈的正房,她这辈子还有何求?
也正因为观音婢这种宽厚豁达的性情,李世民与她感情甚笃,可以说是互爱互信相知相伴、生死相随不离不弃,日后立她为文德皇后,她为李世民诞下四子四女,不仅以贤良治理后宫,使到后宫春风和睦、亲切包容,而且以贤德辅助唐太宗,像一面铜镜一样照着夫君,让他能够每日警醒自己的一言一行;她还时不时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君皇佳偶良佐、千古贤后,母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