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马背上双剑对一槊,大斗了不下三,四十个回合,仍然未分胜负。
李秀宁动作灵巧,但力道较弱,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有所保留,目的是防止万一腹中之胎受惊,也因为她这两天来一直在行军和思考,缺乏充足的休息;相比之下,屈突通力大无比,但身形欠缺灵活,在李秀宁变化多端的招式面前,他也很难讨到什么便宜,虽然表面上看,他似乎略占优势。
每当李秀宁用剑抵挡屈突通的长槊,都会感觉到虎口一阵阵发麻,有那么2—3回,李秀宁手中之剑几乎被震落地上,好在她懂得如何以己之绵力化解对方之重力,甚至有两回屈突通的长槊几乎就要刺中李秀宁的腹部,或者横扫她的胸部,也好在李秀宁躲闪及时,才叫那柄挥洒自如且潇潇生风的长槊在她身前差之毫厘。
李秀宁心想:我若受他一槊,必毙无疑,如此与他拼气力,想必是要吃亏的,须要给他卖个破绽,寻找机会出奇制胜。
她于是佯装气力不济、愈战愈弱,慢慢地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屈突通见状,心中暗喜,他认定李三娘快要力竭了,故只须再接再厉,更加凶猛一点,不给她喘息的机会!
他于是加快了出招速度、增大了招数力度,力求在数招之内,将李三娘刺于马下,最好是将她活逮,以便退却娘子军的围兵,解救自己的御林军。
李秀宁心里乐了,推断他已经上当了,于是就有意露出破绽,做出一个力竭气衰、掉头就逃的假动作。
屈突通不知是计,乘势跃马追上来,举起长槊对着李秀宁后心猛刺过来。
就在长槊快要刺到之际,李秀宁身体往右侧弯下,同时向左旋转,左手凤剑顺势由前向左后劈去!
只见屈突通的长槊贴着李秀宁的背甲划了过去,而李秀宁的凤剑则直往屈突通的颈部削来。
好个屈突通,寒光闪处,他头部连同上身猛地往后仰倾,高度压低了,头部和颈部都躲过了李秀宁的凤剑,但他头盔顶上的花翎却被削落在地,好险啊!
屈突通吓出一身冷汗。难道李秀宁后脑勺长眼了,她怎么知道当屈突通的槊刺到时应该往右躲避?
原来,在方才的打斗中,李秀宁已经注意到屈突通使用长槊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他出手往前刺的时候,总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就像左撇子一样,尽管他并非左撇子。这样一来,屈突通举槊刺来时,其人必然会在李秀宁的左后侧,故此,李秀宁必须向右倾倒才能够避开他的长槊,而她一个左回首,同时挥出左手之剑,理论上就可以恰好劈中往前冲到位的屈突通。
屈突通由于方才冲杀过猛,一下子就蹿到李秀宁的前面了,他虽然本能性地躲过了李秀宁的一剑,但现在却反而腹背受敌,成了李秀宁追杀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