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刻,安乾府的探子再报,说是娘子军在今日凌晨天未亮时,又派出了一批约1万人马的队伍前往咸阳郡方向而去。但娘子军的主力军3万仍然驻扎于原地不动,主帅李三娘也必定还在该处。
看来咸阳郡的情势这都是危急了,虽然咸阳郡的安危并非他安乾府所需要担忧的事情,但如果咸阳郡丢了,他的使命也就无法完成了,他可是在阴世师面前立了军令状的呀!
这想法坚定了他主动出击、佯败撤退、诱敌深入的决心,于是便立刻从原先安排打伏击的两路军中抽调了1万将士,直奔娘子军主力军,自己则坐镇塔耳村。
始平隋军的到来,正中李三娘的下怀:由于一直摸不清楚隋军的策略,所以她没有轻率进攻塔耳村;她明白,塔耳村是个易攻难守的地方,以安乾府前段时间对付娘子军的表现,不难看出他是个深谙用兵之道且足智多谋的将领,他绝不可能死守此地,而必定会有出人意料的部署。
为了应对这种不明敌情的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也让敌方也闹不清楚我方的行动方向。所以,李三娘就领兵驻扎于咸阳,给隋军造成一种娘子军既可能攻击塔耳村也可能进攻咸阳郡的模糊错觉。
可是,娘子军按兵不动三日之久,却也不见敌军有任何行动迹象。
于是乎,李三娘便决定撩动敌军,让他们先动起来,然后在行动中摸清敌军的意图。这就出现了娘子军先后两批行进至距离咸阳郡城外不到30里地的地带,让敌军误以为娘子军要率先进攻咸阳郡。
其实,这两批共2万人马的娘子军并没有一直呆在咸阳郡城外,他们只是在那里做了短暂的歇息便折返而回,隐伏距离于塔耳村15里地的山地中。有趣的是,这些娘子军不知不觉中包围了安乾府安排在塔耳村西面打伏击的1万骁果军。
娘子军同时留下了几百人,在营地升起万人炉灶,继续给敌人以一个娘子军主力准备攻城的假象。
果然,隋军耐不住了,动起来了!但是,他安乾府手上握有3万来人马,为何现在只是动用了1万人呢?他留下的另外2万人马做什么呢?仅仅是死守自己的大本营?
李三娘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安乾府的又一个诡计,务要留个心眼,但为了弄清楚安乾府的阴谋,我必须亲率大军出营应战。
三万娘子军倾巢而出,个个都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
没战多长时间,敌军就开始“败退”。这般没有慌乱的后撤,一看便知其中必有奥妙。李三娘下令1万娘子军对“逃跑”的隋军紧追不放,而另外2万人则放慢脚步,并向塔耳村四周展开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