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李公子”领着他们这伙人回到客厅叙话。刚开始时,话题无非是礼节性的互相嘘寒问暖,但见到各人的食案上都已经摆上了那“传说”中的,他们还从来没有品尝过的名酒“剑南烧春”和来自岭南的“宜城九酝”,郭勇他们心里甭提有多兴奋了,生分之意顿消,客套之语也不多说,纷纷举起酒爵,把盏劝酒,享受那琼浆玉液,边吃酒边聊天,很快,他们就开始无话不谈了。
他们的话题开始转入到关中百姓的民生疾苦,再扩展到当前动荡的国家形势,最后又转向朝廷和杨广。无疑,关于战乱和困苦的话题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李三娘也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尽量导向关于朝廷的**和杨广的残暴方面来,目的是为了在大家共鸣的基础上,点燃他们的愤恨之火。
从谈话中,李三娘了解到,郭勇这伙子人虽然与那些胸怀大志、一心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英雄豪杰没半点拉嘎,但内心却也隐含一股不甘寂寞的骚动,也想做点什么有头有面的事情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李三娘之所以花了那么大的功夫以珍馐美馔、饕餮盛宴来招呼这帮人,当然是想拉他们入伙义军,共图反隋大业。但是,就李三娘的大气魄大手笔,招募他们几个仅仅是“主餐之前的开胃小点”而已,她着眼的是整个胡马帮!
为此,她极力向郭勇他们打听关于胡马帮和首领何潘仁的情况。郭勇他们也很乐意地将他们所知道的一一相告,毫无保留。当然,一些事关帮内机密的事情,他没有透露,因为他一直都谨记:遵守帮规是他们的本分。这帮人还是蛮讲究职业道德和个人操守的。
李三娘了解到,胡马帮首领何潘仁原本是一个西域胡人,“个体户”商人,当时被称作为胡族商人,简称胡商。
胡人这一称谓泛指汉族以外的所有外邦民族,不具贬义或藐视的含义。而在汉人的概念中,来自胡人的各种物品都会在物品名称之前加个“胡”字,比如胡琴、胡椒、胡麻、胡萝卜、胡床、胡服等等。
何潘仁这个胡人长期在西域与关中和中原(主要是大兴、洛阳两地)之间贩卖西域良驹,也就是胡马,再用卖马赚得的钱来置办中土货物,如织物、食品、艺术品等,运回西域去贩卖,这样一卖一买再一卖的倒买倒卖活动,让他每个来回都能够赚个盆满钵满的。因为生意所需,何潘仁学了一口流利的汉话,而且是地道的关中口音和洛阳方言。
说起来,贩马这营生在早年还是蛮好做的,因为中土(指中国)频繁内战、长年外伐,马匹需求甚大,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胡马比起中原马来说,更加高大精壮、脚力和耐力都无可比拟,乃是军人武士之种爱。而且,那年头只要有些军人背景的人以及官宦贵族都时髦自家养马,拥有一匹西域宝马,就像当今拥有一辆7系列宝马轿车一样风光,仅就隋文帝杨坚之长子杨勇就自家圈养了1千多匹马。
尽管朝廷设有特定部门专门负责购买胡马,贩马“个体户”作为马匹的“私人供给侧”仍然能够找到许多空子可钻。但近年来,世道不好,反隋变民四起、盗贼猖獗,生意也变得难做起来,好不容易赚点钱,也保不齐被盗被抢,甚至连生命都难以保障,好马劣马都成了战马,于是就有了“门前有马非为富,家中有人不算穷”的时代境况。
何潘仁就有好几回在贩马途中路遇强盗草寇,不是把他从西域带来的胡马掠夺一光,就是把他在中原购买的货物洗劫一空,叫他血本无归。
有一回他还连人带马的被山贼掳上了山寨,他原想这下算是玩完了,小命要栽在山贼手里了,“孔方兄”没见到,却要去见阎王爷了。然而,叫他没想到的是,山贼们居然不知何故没把他给一刀宰了,反而是将他这个胡人当成了一只大马猴做“宠物”一样,居然把他给养起来了,允他与大伙儿一块就餐,大碗饮酒、大口剁肉、吃香喝辣,见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关中方言,还不是地跟他唠起来,向他打听胡人的风俗习惯、西域的奇人异事等等。
最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一天山贼们正在将山下劫来的财宝一箱一箱、一袋一袋地搬进山大王宝座背后的一个小库房里,因为赃物多人手一时不足,便叫唤一旁凉着的这位“大马猴”过去帮忙。
这下子可好了,何胡商一不小心窥视到了山寨中一个最大的秘密,瞧见那房间里堆满的战利品:金银财宝加刀枪剑戟!
“财胆包天”而又机敏过人的何胡商从这天起就开始盘算着如何以“其盗之道还治其盗之财”,潜入密室盗得财宝,然后逃离山寨,潜回西域,和家人过贵族生活去。这还真的不是白日做梦,他日思夜想的机会还真就眷顾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