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应天之后,刘伯温又帮咱打赢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徐达攻下了大都。”
“熥儿咱教给你,人才当真难得!你素来稳重,不愿意出头,咱就将他送到你面前!”
“正所谓,山不向我走来,我就向山走去!”
“第一个,名为李贯,乃此次太学考试的第一名,儒学造诣,比之前那禽兽宋义强多了。”
“第二个,叫王艮,虽说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呆傻,但学识也不错。”
“第三...”
“第四...”
“排行最后的这个,是布政使罗性推举进来的,他本来姓罗,后来才改回了名字!学识的话,马马虎虎吧。”
朱允熥知道,这不只是一场简单的挑选,反而也可以说是一场考试。
朱元璋当年从濠州出走之后选择了十八个人跟随自己,就凭自己的眼睛!结果这十八个人,各个都是明朝开国栋梁!
他希望后继之君也有这种慧眼识英雄的本事。
黄子澄暗自着急,和朱允炆窃窃私语,“这还用说么?当然选李贯了!”
“先生,这是为何?”
“太学中的成绩我之前也看过,李贯文章文风出众,并且对官场和大明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
‘若是加以培养,定然是栋梁之才!’
“哎呀~”
“可惜了,若是让我们挑选的话,这种英才便能入我们之手了。”
刘三吾同样说道:“李贯之名我也听说过,绝对比华而不实的宋义强了很多。”
“就连老先生都这么夸赞?”周观政疑惑问道。
“盛名之下定无虚士啊。”
“若是能选李贯,三皇孙定然如虎添翼。”
朱允炆指指点点:“那王艮呢?”
黄子澄回到:“这个人文采也可以,但就是这个长相啊,太残酷了一些。”
“士大夫务必眉眼端庄,衣冠整齐,此人无法立于朝堂之上。”
‘其他人就更别说了,都只是李贯的陪衬而已。’
朱允熥走到那几个儒生面前,来来回回走了几遍。
朱元璋催促道:“选好了么?”
“嗯!”
最前面的李贯颇有自得之色,似乎认为自己已经提前奠定了胜局。
“谁?”
朱允熥也恰好停在了李贯面前,李贯更加高兴,刚要出班谢恩,却看到朱允熥掠过他走向背后,指着最后一个人说道!
“我选他!”
“什么?”
“他?”
“那姓罗的?”
整个大殿内登时乱作一团!
(第十更明天早上一大早起来就写...今儿太累了)
(大家容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