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han国朝堂之上,早已经如锅中热粥一般,乱作一团。
群臣皆是人心惶惶,纷纷小声议论着白起即将攻韩一事。
“这可如何是好呀,秦国白起此番三十万大军攻韩,来势汹汹,我大韩已是兵微将寡,恐难以抵挡白起攻韩的脚步呀。”
“可不是嘛,白起在邯郸仅仅以三十万秦军,便打得八十万联军落荒而逃,此等神勇之姿,我大韩恐无人能够抵挡。”
“唉!此次白起攻我大韩,秦国虎狼之师皆是士气高昂,若是三十万秦军强攻新郑,我大韩的兵力,恐怕不足以将其拒之城外呀。”
……
han国朝堂上人心惶惶,群臣所议之事,皆是不看好han国能将白起拒之城外。
而此时的han国大王,正是韩桓惠王,韩然。
虽然这个韩桓惠王在历史上并非什么有名的国君,但是他生了一个无论古今,知名度都非常高的儿子。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别名韩非!
韩桓惠王无能,但是韩非可是历史上的大人物,为后世华夏之人永久传唱。
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但凡名字后面能加一个“子”的,都是一些思想大家。
最为出名的,便是“孔子”、“老子”、“荀子”等人物。
这些人物自然不必多说,韩非能够与这些人并称,由此可见,其腹中之才,足以称为当世最为杰出者之一。
……
朝堂之上。
面对群臣的摇头叹息,韩桓惠王坐于王座之上,心中甚是焦急,满脸愁容的看着身下群臣说道。
“众位大臣为何如寡人一样愁容满面?”
“秦军眼看着入我han国境内,群臣为何不予寡人破敌良策,反而于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使得人心惶惶,徒增他国威风?”
韩桓惠王懦弱无能,目光短浅,甚至可以说毫无主见,偏信谗言。
前世历史中的han国,也正是韩桓惠王听信谗言只顾眼前利益,不听韩非之策,最终导致大秦术灭han国。
韩桓惠王话毕之后,朝堂之上的议论声才慢慢消散。
此时一人从群臣走出,站于殿下,看着王座上的韩桓惠王,平静的抱拳说道。
“启禀父王,儿臣有一策可保我大韩安然无恙,免于白起屠戮。”
此人正是韩非。
此时的韩非年纪尚且不大,仅有二十多岁,但即使年纪轻轻,韩非此时所展现出的才智,已非寻常大臣可以比拟的。
见韩非上前进言,韩桓惠王顿时面露喜色,急忙的看着韩非说道。
“尔有何良策?快快与寡人说来!”
韩非抱拳应和之后,看着王座上的韩桓惠王,缓缓的开口说道。
“父王不必如此焦虑,我大韩乃底蕴之国,虽一时兵力不如秦国,但也绝非秦国可以随便欺之。”
“如今白起领兵攻韩,虽声势浩大,实则兵疲马劳,远无邯郸一役大破联军时的勇猛,数年以来,白起率领秦军连番征战,不曾有过充足的修整,如今整个秦军虽士气高昂,但必然人困马乏。”
“而我大韩军队则不然,前段时间虽中白起削兵之计,可正因如此,我大韩军队并未有任何损伤,加上休息充足,我大韩将士们未尝不能与秦国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