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再回杭城,已是九月中旬,下了火车,看着来自不同地方的乘客们陆续离开车站,如川流入海般融入这座美丽的大都市,清溪就好像看到了另一片天地。
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世界。
徐老太太、清溪、云溪、赵师傅是最后一批动身来杭的,孟进叫了黄包车,早早来接站。赵师傅初来乍到,暂且住在徐宅客房,等酒楼事宜定下来了,赵师傅会再赁一处宅子,接秀城的妻儿老小来杭居住。
傍晚清溪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好菜,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罗家父子得了报应,徐老太太不用再背负仇恨,看起来更慈眉善目了。林晚音之前真的以为丈夫是被劫匪害死的,婆婆说家里遇到劫匪都是因为她与顾世钦的旧情,林晚音便一直活在愧疚中,现在真相大白仇也报了,林晚音便也卸下了背负一年的包袱,从此只盼望三个女儿顺遂长大,结婚生子。
“娘,明天周末,韩小姐想请清溪她们姐仨过去做客,您看行吗?”
饭后闲聊,林晚音提及了韩莹的邀请。
堂堂银行行长家的小姐喜欢与孙女们交朋友,徐老太太乐见其成,笑着准了,并特意嘱咐清溪仔细看着两个妹妹,不许因为鸡毛蒜皮的琐事与韩莹吵架。男孩儿淘气,女孩子们在一起也容易起争执,徐老太太什么都考虑到了。
翌日上午,韩家派了汽车过来,清溪带着两个妹妹出发了,因为女孩子们要玩耍,韩莹无需学琴,林晚音就没过去,留在家里孝敬婆婆。徐老太太才不用碍眼的儿媳妇伺候,自己出去与牌友打牌,林晚音难得清闲,索性单独坐在书房看书。清溪新买了一些企业经营的书籍,林晚音自幼好读书,家里有书她就想看看,即便书里的东西她未必会用上。
韩家,韩莹热情地跑到别墅外迎接三个伙伴,她与玉溪年龄相当,两人最聊得来,对清溪,韩莹更多的是崇拜佩服,对四岁的云溪,韩莹就变成了一个稳重懂事的姐姐,非常喜欢照顾小妹妹。
出于礼数,韩莹先带伙伴们去拜见父亲。
韩戎就在客厅,难得有机会与心爱女人的女儿们相处,韩戎做足了准备,女孩儿们一进来,韩戎就笑了,风流倜傥,好一个儒雅俊朗的翩翩中年大叔。
清溪觉得,这位韩叔叔很平易近人。
玉溪心想,韩叔叔笑起来真好看啊,比海报上的电影明星还帅。
云溪盯着茶几上的两碟巧克力,悄悄地吞口水,她喜欢吃巧克力,可祖母三天才给她吃一颗,说是吃多了牙齿会长小虫子。
“韩叔叔好。”走到沙发前,清溪领着妹妹们行礼,姐仨都长了一双酷似林晚音的杏眼,站成一排,就像三朵水灵灵娇嫩嫩的姐妹花。
韩戎越看越喜欢,笑容满面地道:“都坐都坐,不用认生。”
“谢谢韩叔叔。”眼看韩莹坐韩戎旁边了,清溪也带头坐在了对面的沙发上。
“吃巧克力,这个甜。”韩戎一手端着碟子,一手抓起一把巧克力,先递给最小的云溪。
云溪想吃,但乖巧地望向长姐。
清溪笑着劝韩戎:“韩叔叔给云溪一块儿就行了,她还小,吃多了容易坏牙。”
韩戎立即想起女儿小时候确实蛀过牙,就挑了一块儿给云溪。
云溪接了,韩戎把剩下的一把都塞给玉溪。
玉溪道谢,然后捡了一块儿。
女孩子客气有礼,韩戎没再硬塞,也分了清溪一块儿,就坐回去了。
没聊几句,韩莹嫌弃父亲耽误她们玩游戏的时间,径自邀请清溪姐妹去楼上她的房间玩耍。
小姑娘们不喜欢中年大叔,韩戎无可奈何,一个人坐在房间看报纸,过了一阵,女孩子们蹬蹬蹬下楼要去花园玩了,韩戎才抓住机会,笑着朝清溪招招手:“清溪过来,叔叔有话问你。”
清溪猜测,韩戎多半是要打听秀城的情况,便让妹妹们先去玩。
刚刚韩戎已经恭喜过清溪赢得厨神的事了,现在没有小孩子在身旁,韩戎给清溪倒杯茶水,以长辈的口吻问道:“那日我听你母亲说,你准备在杭城开酒楼?”
清溪微微惊讶,随即点头承认:“是有这个打算,韩叔叔有什么建议吗?”
韩戎笑,背靠沙发,他摸了摸脑顶,看着对面越来越沉稳的女孩道:“酒楼经营上面,叔叔是外行,不过叔叔在杭城有些人脉,可以帮你物色一处适合开酒楼的好地方,清溪若是手头紧了,也可以随时跟叔叔开口,叔叔不收你利息。”
他想直接送一座大酒楼给清溪,但那样做就等于暴露了自己的心思,韩戎只能提议借款。
清溪有祖母支持,不缺钱,而酒楼选址是她开徐庆堂的第一步,有着不同的意义,她想亲力亲为。
“谢谢韩叔叔,就是,我与祖母已经约好明天一块儿去相看地段了,我们先挑挑看吧,实在找不到好位置,再劳烦您帮我们出出主意。自从我们搬来杭城,韩叔叔对我们照顾有加,不到迫不得已,我们真的不好意思麻烦您。”
清溪诚心地感激道。
韩戎看得出女孩的真心,更看得出来,清溪只是把他当一般关系的长辈,敬重却生疏。
他搓搓手,第一次在个十六岁的女孩面前束手无策。
“韩叔叔有心事?”清溪疑惑地问,总觉得对面的行长在为难什么。
韩戎一手扶额,一手撑膝盖,视线在清溪单纯的脸上转了几圈,“我喜欢你母亲”这六个字,终究还是说不出口。
“突然想起一桩生意,这样,清溪以后遇到什么麻烦尽管来找我,千万别跟叔叔客气。”韩戎站了起来,主动结束了今日的谈话。
清溪再次道谢,见韩戎要上楼了,她仔细回忆了一番刚刚的交谈,确定自己没说错话,清溪就将韩戎的古怪之处抛到脑后,去花园找韩莹、妹妹们了。
接下来几天,清溪与祖母、赵师傅连续在杭城市中心一带的出租商铺中寻找适合开酒楼的铺子。杨老的面馆位于御桥街,地段非常好,只是面馆太小了,两边的山居客、西餐厅都不可能出租,更何况,清溪也不想直接开在山居客旁边,两家都是酒楼,比起生意来容易闹出矛盾。
奔波了四日,清溪、徐老太太、孟师傅终于同时相中了南湖旁边一家生意萧条的茶馆。旧时候百姓们都爱喝茶听曲,茶楼面朝南湖,雅致清幽,生意十分不错,但近年来西餐厅、电影院、咖啡厅等外国来的玩意越来越流行,年轻人都追时兴去了,只有老头老太太们偶尔来喝喝茶,茶楼的生意便一落千丈,故茶楼老板想卖了亏本的铺子,换个营生。
但茶楼老板要价极贵,开口就是六千大洋,还不许讲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