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长在叶片背面的黄斑,李家村的村民们都从未见过。一开始大家议论纷纷,还以为是太阳暴晒后留下的晒斑。
毕竟雪车子长在深山之中,没有李家村这么充足的阳光。
可是第一期试验很成功,当时正值盛夏,天气更热,阳光更毒。这个可能性被排除掉了。
魏振明也从没见过这样的黄斑,他只见过类似的白色斑点。他想了想,让李二能去公社供销社买了些专治白斑的药回来喷洒,但是也并无好转。
试验陷入了困境。原本长势很好的雪车子看起来无精打采,到了第三天下午,叶片都卷起来了,种菜小分队忧心忡忡,也许这种长在高山上的植物终是不能适应平原的气候,大家唉声叹气一筹莫展。
李志明蹲在田埂上,他心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但是却毫无办法,他能想到的都做了,只能阴沉着脸抽旱烟。
刘书记也听说了,心焦火燎地骑着自行车赶过来,可是他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如果是人员和材料方面出了问题他能想办法,然而病虫害他一窍不通。他只能嘱咐苏南,如果有什么问题他能解决的,一定要尽快告诉他,然后唉声叹气回去了。
种菜小分队遭遇重大打击,如果这个黄斑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项目就面临失败的结局。前面所有的付出都白费了,土地也浪费了。全村人都心情沉重。
秦越跟着苏南天天往试验田跑。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东西是他从未见过和听过的,农业技术更是一窍不通,这个领域他还没有能力帮忙。
黄斑出现的第二天晚上,苏南在院子里的大榕树下冥思苦想。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如同行军制敌,若是自己乱了章法,就没法打仗了。”秦越在她身后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最近他正带着秦一杰诵读那本《唐诗三百首》。不仅如此,每天晚上他还给秦一杰讲一些古代先贤的故事。
苏南看着眼前的男子,不急不躁泰然自若。他说的有道理,她也打起精神,努力回想之前在图书馆里看过的农业书籍。
当时她特意查看过蔬菜出现病虫害如何防治的相关书籍。要想解决问题,就得先知道是什么病虫引起的。这个黄斑以前从未曾出现过,一定有什么原因。
第二天魏振明又带着小分队喷洒过一轮农药,但是一天过去并没有什么改善。
苏南在地里仔细观察每一片黄斑,还有雪车子的整体状况。
要想找出问题就得全盘掌控所有得情况,“魏专家,咱们现在都用了哪些药?”
“之前我看这黄斑形状和□□病类似,所以让卫华喷了戊唑醇类的喷雾,昨天又试了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看起来还是不行。”
魏振明很是心疼,市面上能买的的农药看起来都没有任何效果。钱花了,问题没解决。
“魏专家,我记得试验开始前您取过一些土壤回实验室说要检测,检测结果如何呢?”苏南一改往日的云淡风轻。
魏振明一怔,他从未见过苏南如此严肃。
竟不由自主地回答:“李家村的土壤里微量元素多,病原菌少,土壤中大多都是益生菌。当初就是这个结果我才选中李家村作为试验基地的。”
“也就是说,如此优良的土壤条件,按理说不太可能出现病虫害对吧?”
魏振明点点头,“没错,所以我才百思不得其解。”
苏南若有所思,魏振明说土壤本身条件很好,通常情况下不会生病虫害,而且第一次试验结果也证明了他说的没错。
那土壤没有问题的话,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试验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她仔细地复盘,第一次种苗前下过一次大雨,当时一下就是三天三夜,会不会跟那场雨有关?
下雨空气湿润,土壤中含水量丰富,那之后正值盛夏,阳光充足。
第二次完全没有没有下雨,光照没有那么强烈,土壤温度和湿度都没有第一次试验时高。
苏南觉得自己好像找到问题所在了!
“魏专家,第一次试验前下了雨,又有充足的光照;会不会土壤里的益生菌大量繁殖,土壤的酸碱度正好适合雪车子的生长。而第二次因为没有这个条件,酸碱度发生了改变,益生菌反过来被抑制,有害菌增多,所以导致雪车子张这种黄斑?”
魏振明本来眉头紧锁,苏南的一席话让他渐渐豁然开朗。
苏南的思绪也越来越清晰,这短短的时间里,她不光思考了问题的所在,甚至连带还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我们可不可以找出现在和之前土壤样本的区别,人为加入一些益生菌,同时改变土壤的酸碱度,也许这样黄斑就慢慢减少了?”
她提出的只是一个设想,还需要经过实验验证才能运用到实际工作里。
魏振明越听越激动,他现在对苏南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一个搞了农业十几年的专业人士,竟然败给了眼前这个看起来柔弱的女子。
秦越心里也波涛翻涌,苏南说话时目光炯炯有神,让他不由自主对她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