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 写在卷一结束之前

写在卷一结束之前

卷一马上就要结束了,感谢这七个月来一直关注我这本小说的读者们,你们的鼓励才是我创作下去的动力,如果没有大家的鼓励,我想我的这篇小说肯定是进行不下去的,在此,我在这里再一次对大家的观注表示感谢!

这篇小说可以说已经让我吃不好、睡不香了,便是在作梦的时候,也时时是小说里的人物、情节和片断,常常为了某个地方而恍恍惚惚地过了一天、两天,有的时候坐在电脑前脑子里还是一片的空白,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动笔,一坐就是一晚上。由于白天要上班,所以晚上休息的时间就很短了,为了翻资料,星期六日也不能休息,整天整宿地看,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搭了进去,眼睛也看得高度近视,头昏脑涨起来。

呵呵,总算到了结尾,再想想走过的路,虽然艰辛,还是值得的。看看80多万字,虽说还要改许多的部分,总算到了一个阶段,心中那个美,也是无法可喻的。

闲话少说吧,还是自己谈一谈这个卷一吧。

整个卷一,其实可以单独成章,如果把前面的那几章与马文龙部的纠集去掉,就是一部完整的抗战小说,最多改一点内容,去掉些没必要的人物。在这一部分中,重点写的是国军的三次大的会战,即鄂西会战、常德会战和湘西会战。在写鄂西会战的时候,总体有些散乱,这也许是刚刚接触这类大战有关系,不过到了后面的常德会战,我个人认为比前一个鄂西会战强了许多,即使是后面的湘西会战,也不如那一个写得好。后面的湘西会战在写的过程中,由于不断地添加,所以总体看来有一些啰嗦了。

这毕竟只是小说,还请各位看官不要当成正史,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有很多是虚构出来的,虽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历史上某个人的影子。实话来讲,在写鄂西会战的时候,我基本上是按历史照本宣科,没有掺杂什么个人的YY,但是对于战争的细节却过于白描,所以在后来看了一位读者的建议之后(这个读者留的言,忘记名字了),我引入了一个松下靖次郎这个人物,就是为了让他跟主人公张贤唱对台戏。在下面的常德会战中果然写得比较顺畅。常德会战,我也基本按照史实进行的,只是里面的人物名字改变了一下,加入了部分的YY,最大的YY是后面的那个太阳山的川军援军。如今,湘西会战也已经写完了,这部分YY的比较多一点,但也不是无据可查。里面有一个精锑一章,史实上,这三百多吨的精锑是被鬼子运走的。本来,我还想让鬼子的整个一一六师团被全歼掉,后来还是听从了great_john的建议,还是真实一点的好,重大的事件上还是以尊重历史为准则吧。

说点题外话,一一六师团的逃脱,在历史上来讲,完全是王耀武的一个重大失误,原因我在小说里已经交待了,主要的就是想早日结束战事,让何应钦作一个漂亮的报告。但是,我觉得其实还应该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王总司令的过于谨慎,低估了自己,而高估了敌人。在三十年后,王耀武与十一师的师长杨伯涛在北京的秦城监狱里都成了战犯,杨伯涛曾经当面指责王耀武,说他是日本鬼子的恩人,是中国人的仇人,当时王耀武也只能低头不语。我想在那个时候,他一定也非常后悔。

抗战马上要结束了,我下面的一章只是一个结尾,这一卷也就结束了,这部小说告一段落。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我的这部小说,按计划来讲,是要分成六卷,第一卷为三十多万字,可是如今这个计划远远的被打破了,只这第一卷就是八十多万字。呵呵,想一想,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了。我想写的是一部史诗般的巨著,多写一点就多写一点吧。

卷一我会慢慢的全部解禁,到了第二卷,是内战部分开始,我将不再解禁,如果诸位看官对本人的小说继续喜欢的话,只能付费阅读了,在此我只能和不能付费的读者说声报歉了。

在这里,我要为我写的第二卷以后的内容说一下准则,只以说书人的角度去写小说,绝对不夹杂个人的半点好恶,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当然也会有部分YY。在我的小说里,只会写一个胜负,不会写谁是正义,谁是邪恶。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