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剑等人追踪这股国民党匪军并不顺利。
照说一支少说也有五百人的队伍,还带着辎重,不会不留下踪迹。
但是随着匪军在撤退的方向行进一段路程,他们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少,进入密林后,他们的行踪消失了。
第一区和第六区都与邻省相接,这一带地形从南到北进入大山,在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内,覆盖着原始森林,山高林密、沟深坡陡。
逃跑的这股匪军及其狡猾,他们对走过的地方都精心作了处理,让追踪者无法通过痕迹来进行判断。
当肖剑他们追踪到接近凤来第一区地界时,匪军消失在密林里,线索断了。
“诸葛亮迷惑追兵,采用了逐渐减灶的办法,至少还可以看到留下的东西吧,怎么这帮匪军一点线索也不留下啊?”国强聪明,此刻也挠挠头,有点不解。
肖剑判断,匪军连逃跑都安排得如此慎密,显得滴水不漏,看来这支匪军还很不一般,他们的指挥官一定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肖剑的判断没有错。但此时的国民党匪军团长傅纲常,已经无心恋战,只得一路逃窜。
在得知有一股解放军部队正在朝松江赶来时,他就觉得情况不妙,为避免正面作战,只得下令赶快撤退。
几天前,他刚刚在邻省吃了败仗。一个整编团啊!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打垮了。他是作了拼死抵抗的,甚至亲自在前线督战,还枪毙了两个退却的下级军官。
但是正所谓兵败如山倒,枪毙两个军官也挽回不了必败的结局,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部队被解放军分割包围,队伍被截成几段后,多数当了俘虏。
旁边就是另一支友军,带队的也是一个团长,此人早先在南京国防部干过,据说就是附近地区的人。他的队伍与解放军一触即溃,也早早就溜了。
傅纲常没有办法,只好率残部撤退,沿途又收留了部分溃军,统共五百多人,往松江方向退却。
在松江,碰巧遇到当地的**武装进攻区政府。他见松江的**力量很少,原本是想要发动进攻的,但是转念一想,不如静观其变捡个便宜。
果然,松江镇的粮仓里有刚征来的十万斤粮食,他的部队需要补充,正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所以,就在宋飞进攻区公所时,他派人去“征用”了这些粮食。
正在他安排运送这些粮食的时候,他的观察哨发现了解放军,有整整一个连的队伍,来势很猛,他不敢冒险,只得忍痛丢下粮食撤走。
在国民党部队里,傅纲常的带兵还是被人称道的。他治军严,又能身先士卒,身边一直有一些追随者,这是他与很多带兵的军官不同的地方。
撤退后,傅纲常一直走在队伍最后面。
这是他多年的习惯。行武多年,他总是在进攻时冲到前面,撤退时留在最后。后来他身为团长,还一直坚持着这个习惯。
进入森林后,他走在队伍后面,亲自部署清除掉可能留下的行踪,以避免解放军的轻松追击。
这难不倒他,在缅甸时,他所在的远征军,在森林里同日军作过战,他在那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时,他还是一个远征军的少尉排长,回国后,他也曾被国人誉为抗日英雄,他时常为有那一段经历而自豪。
但是现在不同了,形势变化之快,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在全国的各个战场,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在**解放军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时间太短,似乎一夜之间,几百万军队就垮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傅纲常十分迷茫,他还没有找到答案。
只有撤退,还是撤退。这哪里是撤退?简直就像无头苍蝇似的乱跑!
但是下一步又该逃到哪儿去?傅纲常也不知道。就像现在,突然间闯进了原始森林,眼前莽莽一片,不知道哪里是出路。
既然这股匪军消失了,肖剑决定先到凤来乡第六区去,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