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M79对付超过100米距离外的目标,需要立起可调立框式标尺进行瞄准这一点,连普通军迷都应该知道最大射程上命中目标的难点在哪里了。
对,测距!
用直瞄缺口式照门瞄准发射很简单,缺口准星目标三点一线即可,又快又方便。
M79这个可以折叠收起的可调立框式标尺,标尺上有射程装定从75米至375米的刻度,每一格射程增减为25米。
也就是说测距出了差错,在距离上的误差最小就是25米,而M79使用的M406高爆杀伤弹和M433人员破甲两用榴弹的有效杀伤半径只有5米,只要测距出了差错,射程装定错一格就打不中目标。
那名雇佣兵狙击手还可以直接使用SVD上的PSO—1瞄准镜分划进行测距,有经验的炮兵和侦察兵进行目测的时候,还可以利用跳眼法和大拇指测距法,这个使用M79榴弹枪的雇佣兵哪里会这些?只是混口饭吃而已。如果是在100米以内,他倒有把握,到了400米的最大射程上,测距成了他想准确命中的拦路虎。
从这一点大家都明白了,所谓的400米对付面目标也就是在最大射程上靠蒙。除开测距这个问题,还有就是M79的初速太低,才76米/秒。榴弹就是不考虑在空中飞行时速度还在不断降低,400米最大射程也要飞行5秒钟以上,只要目标不是站在原地不动当靶子打,几乎都能跑出杀伤范围。而M79的射速又很低,比打一发装填一发的单管撅开式霰弹枪射速还要低。因为霰弹枪就算是单发手动的,至少也会把霰弹的弹壳自动抛掉。而M79榴弹发射器要按一下枪管卡笋,使枪管解锁,然后向前下方旋转打开枪管,在枪管打开时,抽壳钩会把枪膛内的榴弹弹壳向后拉出约1/2英寸,这个时候再用手抽出弹壳,重新装入新的榴弹。
这一套动作完成下来时间长达十几秒,又需要重新找到目标进行瞄准击发。说起来比二战日军的掷弹筒射速都低得多。日军掷弹筒没有退壳和重新瞄准这个过程,训练有素的掷弹筒小组可以达到每分钟40发。M79因为退壳和重新装弹瞄准慢,每次需要重复这个过程,能每分钟6发就不错了,那种说每分钟可以发射10发以上的,是没有考虑重新瞄准的。
所以这个最大射程只能打面目标,就是指望敌人漫山遍野都是,你只要对着大致的方向发射就行了。如果敌人不是到处都是,那么第一发榴弹过去后,第二发就不见原处还有人影了,十几秒钟,跑得快的百米冲刺都完成了。
不过雇佣兵的这名榴弹枪射手,小头目给他的任务本来也不是指望带来多少杀伤,而是希望用榴弹吓唬对方,不让袭击者逃出山谷,有点类似于炮火封锁线的意思。只是这个炮火密度太小准确度太差而已。
干过炮兵和侦察兵的都知道,在开阔地形上目测,或隔着水面山谷观测或从高处往低处观测,都容易把目标测近了。
这个雇佣兵榴弹枪射手就犯了这个错误,本来从小山头山顶到尹久岛他们所处的山谷中间斜距在400米左右,他给测成了350米!
“嗵”—五秒钟后“轰”—
本来是冲着最前面的尹久岛打的,结果第一发榴弹落在尹久岛后面50米远的地上,倒是离着文小汐更近,离他背靠着的那棵大树只有不到30米远。
这让文小汐心里一万匹**奔腾而过,嘴里好一阵嘀咕:狙击手冲着他来,现在榴弹枪也专门对付他?难道是斩首战术?这些雇佣兵怎么知道他这只菜鸟是海盗旗六队队长的?
此时文小汐头大如斗左右为难,不,是前后两难—榴弹在前面炸,按说应该躲到大树后面去,也就是躲到对着小山头那一面。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又要挨狙击手的枪子,这可咋办?
2.
幸好这个难题让雇佣兵的榴弹枪射手和田班长给解决了。